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种业振兴行动等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助力国家实验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9月10日,校党委书记黄思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教授、副校长房玉林、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军等一行,前往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围绕种业科技创新、科研平台建设、旱区农业发展等开展调研座谈。
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李家洋,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小麦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团队首席科学家李立会,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玉米基因组育种团队主任科学家徐妙云以及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助理夏树主持。
李家洋对黄思光一行到访表示欢迎,详细介绍了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的使命定位、科研组织模式及阶段性成果。他指出,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作为农业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使命,实验室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科研组织模式,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协同合作,推动资源开放共享,构建代表国家水平的科研体系。他表示,旱区农业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旱区农业领域科研基础雄厚,双方合作潜力巨大,期待未来在旱区种质资源创新、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化合作,共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黄思光介绍了我校在旱区农业与种业创新方面的研究基础和优势。他表示,学校始终坚持面向旱区、服务国家的战略,近年来在小麦、玉米和油菜等作物育种及牛、羊等主要畜禽动物育种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希望以此次调研交流为契机,整合学校和杨凌示范区资源力量,进一步加强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的合作,共同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康振生表示,学校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有着扎实的合作基础,双方在小麦种质创新、疾病防控和品种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良好合作成效。近年来,杨凌积极推进种业创新中心建设,在种质资源、关键基因、关键技术和品种抗逆等旱区种业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希望能够结合旱区农业发展战略需求,与崖州湾实验室开展更紧密的合作。
王军介绍了杨凌示范区“区校一体、融合发展”战略,通过多层次沟通联系机制,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基础,支持驻区高校创建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0多个,设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大项目,在旱区农业关键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他表示,杨凌示范区将全力支持学校与崖州湾实验室的深度合作,在政策配套、土地供给和项目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打造在国内有引领力、国际有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
黄思光一行在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调研
调研期间,黄思光一行观看了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建设发展专题片,调研了小麦、玉米团队,与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学校党校办、科研院、国际处、农学院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座谈。
图文来源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闻网
图文编辑 | 余芯蕊
责任编辑 | 魏亚平
终审 | 布都会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