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张从火星传回的、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清照片背后——无论是“好奇号”探测器在盖尔撞击坑的自拍,还是“毅力号”火星车捕捉到的杰泽罗陨石坑三角洲的壮丽全景——都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但至关重要的幕后功臣:一个由数艘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器组成的、看不见的“火星中继网络”(Mars Relay Network)。二十多年来,这个老化的“太空路由器”集群,一直是维系地球与我们在火星上的机器人使者之间通信的唯一生命线。
然而,这条维系着人类探索红色星球梦想的生命线,如今正面临着被切断的直接威胁。根据美国特朗普政府最新提交的2026财年预算提案,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行星科学预算将遭到大幅削减,此举将直接导致对火星中继网络中三艘关键轨道器的资助被终止。令人深感讽刺的是,这份预算案在同一时间,却高调地将“在中国之前重返月球并将人类送上火星”作为其核心目标。这种一边高喊着要派宇航员远征火星,一边却试图拆除抵达那里所必需的关键通信基础设施的矛盾做法,已在美国科学界和太空政策界引发了强烈的批评和深切的忧虑。
要理解这场预算风波的严重性,首先必须认识到火星中继网络的不可或缺性。由于地球与火星之间数千万乃至数亿公里的遥远距离,任何在火星表面运行的探测器,其自身携带的通信天线功率都相对有限。如果让它们直接向地球发送海量的高清图像和科学数据,就如同隔着大洋喊话,效率极低且极其耗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NASA自2004年以来,便巧妙地利用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器,构建了一个高效的“数据中继”系统。其工作模式类似于一个太空中的“数据快递服务”:地面上的火星车会先将打包好的大量数据,以较高的速率“上传”给从其头顶飞过的轨道器。轨道器凭借其更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功率更强的天线,再将这些数据“转发”回地球上巨大的深空网络(DSN)天线。可以说,没有这个中继网络,我们今天所知的大部分关于火星的知识都将无法获取。
目前,这个国际合作的网络主要由五艘轨道器组成,包括NASA的“火星奥德赛号”(2001年发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2005年发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探测器”(MAVEN),以及欧空局(ESA)的“火星快车号”和“ExoMars痕量气体轨道器”。其中,“奥德赛号”和MRO是绝对的主力,但它们都已是服役超过二十年的“老兵”,远远超出了其最初的设计寿命。这个本就脆弱的老化舰队,如今又面临着被提前“强制退休”的风险。
根据白宫向国会提交的预算草案,NASA的2026财年总预算将比2025年减少60亿美元。在这场削减中,行星科学部门成为了重灾区,其预算将从27亿美元骤降至19亿美元。而这8亿美元的削减,将主要通过终止对“奥德赛号”、“MRO”以及NASA为换取中继服务而资助的ESA“火星快车号”的运营经费来实现。与此同时,旨在推动载人登月和火星任务的“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gram)等载人航天部门,其预算却反而增加了6.47亿美元。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分配方式,暴露了决策者对于深空探索内在逻辑的深刻误解。载人火星任务并非一个孤立的、可以凭空实现的目标,它必须建立在数十年无人探测任务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经验的基础之上。正是这些被削减预算的机器人任务,在为未来的人类登陆进行着至关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它们绘制高精度地图以选择安全的着陆点,研究火星大气的特性以设计着陆系统,寻找水冰等维持生命所需的本地资源,并测试人类未来赖以生存的技术。
削减行星科学项目的预算来资助载人航天,无异于“为了省钱买种子而卖掉了拖拉机和农场”。此举不仅将严重限制“好奇号”和“毅力号”等现有火星车的科学产出,更将对即将实施的、极其复杂的“火星样本返回”(Mars Sample Return)任务构成致命威胁,因为该任务的每一个环节,都被设计为高度依赖现有的中继网络进行通信和协调。
面对科学界的担忧,一种潜在的辩护理由是,政府希望由私营商业公司来接替NASA,提供未来的火星通信服务。这种想法并非空穴来风。2024年底,NASA已开始研究相关的商业提案,其中就包括了SpaceX公司提出的、旨在构建一个火星版“星链”的“火星链”(Marslink)星座计划。
然而,这种寄望于商业替代方案的做法,存在着巨大的时间差和风险敞口。首先,“火星链”目前仍是一个与“星舰”(Starship)计划深度捆绑的远期概念,它的实现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完全无法解眼下的“近渴”。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任何商业服务能够替代现有的、经过数十年验证的政府中继网络。
其次,将国家耗资数十亿美元的旗舰级科学任务的成败,完全寄托于一个尚未建成的、由单一商业公司运营的通信系统之上,本身就引入了巨大的、不可控的风险。
总而言之,特朗普政府的这份预算提案,以一种自相矛盾的方式,将美国的火星探索计划置于了危险的境地。它试图通过削减被证明行之有效、且对未来至关重要的基础性科学任务,来为一个言辞华丽但根基不稳的载人目标“让路”。这不仅可能导致我们在火星上的“眼睛”和“耳朵”陷入长久的沉默,更可能让未来的宇航员,在飞向一个更未知、更危险的火星时,失去最可靠的通信保障。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