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欢迎仪式。
9月24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重庆获奖选手载誉而归,重庆技能健儿们与来自全国的技能高手过招,获得7金4银1铜56优胜的历史最好成绩,重庆金牌数位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一。这些“渝匠”背后有哪些故事,获奖后有哪些感受?上游新闻采访了部分选手,听听他们怎么说。
姚苗苗。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备战全国技能大赛的这两三年里,几乎每天都是从早上9点开始练习,有时候最晚会练到晚上11点多。”21岁的姚苗苗斩获了美容项目的金牌,她目前就读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回忆起这枚金牌得来背后的辛酸,她这样说道。
美容项目的比拼分为美容、美妆、美甲、美睫、美体等内容,“睫毛和指甲的比拼要求精细,参赛者必须保持细心与耐心,睫毛嫁接种植的要求是0.3mm以内。”姚苗苗介绍道。
“我觉得对我比较难的是美体,因为我肢体不是很协调,按摩的节奏很难掌控。”姚苗苗说,为了让自己的按摩技术能够突破,教练让她去学太极、上瑜伽班、舞蹈课,日复一日,循序渐进,终于克服了这一大难题。获得金牌后,姚苗苗也表示,未来将持续打磨手法、精进技术,用更加扎实的技能回应期待,在美容行业发光发热。
比赛时的杜青松。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每一次训练,不仅是一次次推翻重来,更是对技能极限、速度边界和希望之光的不断探索。”回忆起备赛前后经历9个月的高强度练习,设备点检赛项金牌选手杜青松说道,如今拿到这枚金牌,对他而言更多的是“痛并快乐着”。
杜青松是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教师,他参与的设备点检项目,要求设备点检人员能够使用检测工具,依照预定的方式和标准对在线生产设备或系统执行点检任务,同时监控相关检修过程。
回首最后的冲刺阶段,杜青松几乎将实训室当作第二个家,每日训练超过16个小时,他说,赛前那句“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也给了他敢于争先的勇气。
回忆起比赛中最惊险刺激的时刻,他想起第一轮比赛的最后五分钟,当时,他发现表格中的数据并不能正常显示,排除焦虑的情绪,在五分钟的时间内找出错误所在,并淡定删除错误步骤,在规定时间内重新按照正确操作完成比赛。
比赛时的罗宇。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数字建造赛项选手罗宇既拿下了该赛项的国赛金牌,也拿到了世赛中国集训队的入场券。接下来,他将全力备战世界技能大赛,力争登上世界技能竞技的最高舞台,同时继续抓好技能提升和学历提升,进一步将技能应用到行业实操中。
本次大赛中,金牌选手为数字建造赛项的罗宇、电子技术赛项的朱政霜、焊接赛项的张志祥、光电技术赛项的肖万霖、网络安全赛项的陈鹏和尹良锐、美容赛项的姚苗苗、设备点检赛项的杜青松。银牌选手为汽车技术赛项的李家乐、抹灰与隔墙系统赛项的汪鹏、管道与制暖赛项的何宏睿、社会体育指导(健身)赛项的刘玉琳。铜牌选手为养老护理赛项的朱贵芳。时装技术赛项选手何圆湘获得重庆代表团最佳选手称号,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赛项选手宗渝顺获得西部技能之星称号。
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摄影 甘侠义 实习生 宋思宇
编辑:夏洪玲 责编:孙琼英,吴光亮 审核:李奇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