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四周五,前期市场相对“冷门”板块突然炸了——做精密温控(主要是液冷)的英维克,连续两天大涨,成交量也明显放大。
小猎豹刚好周末有空,就复盘看了一下,发现这表面看是情绪炒作,但如果你拆开一台AI服务器的机箱,就会发现:这不是炒概念,而是一场被算力“烤”出来的硬核革命。
同时维谛技术(全球液冷龙头)Q2财报刚出:收入同比暴涨32%,订单排到2026年。背后推手,正是GB300带来的液冷需求海啸。
特别声明: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2025年,一块英伟达GB300的单卡功耗已经冲上1200W,一个标准机柜的总功耗轻松突破100kW——这相当于一栋写字楼的用电量,全塞进一个柜子里。
所以当 AI 训练功耗从千瓦级蹿到兆瓦级,数据中心正被“烤”得通红,这个场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的电脑,当把所有功能都打开,CPU都干满了,风扇都吹的很大声,但是还是很烫手。
传统风冷?早就不够看了。
PUE(电能使用效率)卡在1.4以上,电费比算力还贵,机房温度报警成了家常便饭。
于是,液冷从“可选项”(前期价格太高)变成了“生死线”。
行业的市场空间,就国内的数据来看。
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23.7亿美元,增速67%;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33.9 亿美元,增速42.6%。
2029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62亿美元,2024-2029年CAGR预计为46.8%。
AI算力狂奔的背后,一场静悄悄的散热革命正在机柜深处酝酿。
可以看出,市场资金开始关注这个算力液冷方向。
大家要知道,液冷降温肯定会比风冷降温好很多,只是前期因为液冷的技术路线还没确定,同时价格相对比较贵的问题。但目前这两个问题都得到解决:
目前,行业内主要采用两种冷却技术路线。
冷板式冷却
双相浸没式-液冷系统示意图
成本端拐点已现:
之前,液冷以前贵,是因为“三高”:高门槛、高溢价、高依赖进口。
随着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液冷系统的整体价格正在逐年下降。例如,冷板式冷却系统的溢价已大幅减少(冷板机柜的溢价从30%缩到10%出头)。
而浸没式冷却所需的液体成本也在国产化进程中逐步降低。(浸没式冷却液,曾经被3M氟化液垄断,卖到每吨十几万)
液冷不是单一产品,而是一整套系统。拆开来:
产业链
站在当下来看,基于全球液冷龙头维谛技术,二季度营收同比大增32%,订单规模大幅提高。
可以看到,液冷或许在2025~2027是产业化黄金窗口,算力液冷从“选配”变“刚需”。特别是6月以来微软,甲骨文,Meta等加大AI算力支持,那么数据中心新建项目液冷渗透率将陡升。
产业链上的公司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