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中伊合作,美宣布制裁两家中企,话音刚落,中方直接反将一军

前两天,美国财政部又出手了,点名制裁了两家中国公司。一家在山东,是搞炼油的;另一家在广东,是个石油码头。给出的理由还是那个老掉牙的调调:说他们帮着伊朗运石油、卖石油。

这话说得直白点,就是山姆大叔又在敲桌子了:“我说了不许跟伊朗玩,你们怎么就不听话?” 这已经不是警告,而是直接上家法了。这感觉,就像是村里的恶霸,自己跟谁家有仇,就不许全村人跟那家来往,谁要是送了碗米,他就敢去砸人家的锅。

说实话,这招在十几二十年前,确实好使。那时候美元霸权如日中天,全球的石油交易基本都得用美元结算,美国的金融系统就像一张巨大的网,覆盖着全球。谁被踢出这个系统,就等于断了财路,日子肯定不好过。

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2025年了。世界早就不是那个单极的时代了。你还想用一张旧船票,登上全球化这艘已经换了引擎、改了航线的新客船,可能吗?

我总觉得,华盛顿的有些决策者,还活在自己的“黄金时代”里。他们似乎没意识到,当他们把制裁当成常规武器,动不动就挥舞大棒的时候,这根大棒的威慑力,其实正在一天天递减。因为大家被你打得多了,自然就会想办法穿上“防弹衣”,甚至自己也造一根“打狗棒”。

牌桌下的算盘,无非是“焦虑”二字

美国为啥非要盯着中伊合作不放?这背后的算盘,其实一点也不复杂,说穿了就是两个字:焦虑

首先是地缘政治的焦虑。中东这片地方,几十年来都是美国全球战略的棋眼。它在这里扶植代理人、调控石油产出、维持美元-石油体系,玩得不亦乐乎。可这两年,情况变了。最让美国脸上挂不住的,莫过于2023年,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这两个中东“死对头”居然在北京握手言和了。

这一下,等于是在美国的中东后院里,直接拆掉了一堵墙。美国苦心经营多年的“分而治之”策略,瞬间被破了功。从那以后,中东地区掀起了一股“和解潮”,地区国家开始寻求战略自主,不想再被域外大国当棋子使了。

中国和伊朗的合作,恰恰是这种新趋势的体现。伊朗被美国制裁了几十年,骨头硬得很。现在有了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为稳定的合作伙伴,不仅能源能卖出去,还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搞基础建设、发展经济。这让美国的“极限施压”策略,效果大打折扣。美国能不急吗?它怕的不是伊朗本身,而是怕一个由地区国家主导、排除美国干扰的中东新秩序正在形成

其次,是美元霸权的焦虑。这是根子上的问题。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而美元长期以来就是装血液的“血管”。美国通过掌控这根血管,就能向全球“抽血”。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琢磨着给自己“搭血管”了。

中伊之间的石油贸易,越来越多地采用人民币结算。这个趋势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意义非凡。每一次用人民币结算的交易,都是对美元霸权的一次小小“侵蚀”。根据最新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已经占到中国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一半以上,成了第一大跨境收付币种。这个势头,华盛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所以,这次制裁两家中国公司,表面上是敲打中伊合作,深层次里,是在捍卫那个正在被动摇的美元-石油体系。它想杀鸡儆猴,告诉全世界:谁敢绕开我制定的规矩,谁就得付出代价。

中方的“反将一军”:你打你的,我干我的

好了,说了半天美国的算盘,咱们再来看看中国是怎么“反将一军”的。

美国制裁令一出,我们外交部的回应也很快。发言人毛宁的话说得还是一如既往的掷地有声:“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缺乏国际法依据、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非法单边制裁……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外交辞令嘛,该有的态度必须有。但如果你以为中国的“反将一军”,就只是这几句不痛不痒的抗议,那可就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真正的反击,从来都不是在口水仗上,而是在实际行动中

就在美国宣布制裁的几乎同一时间,一条看似不太起眼的新闻,透露了真正的信号。由中国承建的伊朗德黑兰至伊斯法罕高速铁路项目,宣布进入了全线铺轨阶段。这条高铁,是中伊两国在2016年签署的25年全面合作协议框架下的重点项目之一。它的意义,绝不亚于几船石油的交易。

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你制裁我买石油的公司,我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你,我们的合作不仅不会停,还要加速,还要升级。你制裁的是点,我推进的是面。你着眼于存量博弈,我致力于增量发展。

这就像下围棋。美国看到中伊在某个角落里做活了一块,气急败坏地扔个子进来想“点”死这块棋。但中国根本不跟你在这个局部纠缠,而是趁机在更大的棋盘上落子,构建更广阔的“势”。当高铁网、港口、工业园这些项目一个个落地生根,中伊之间的合作就成了一张盘根错节、拆不散的网。你制裁一两家公司,就像是想用剪刀剪断大江的流水,根本无济于事。

这背后,是中国一套清晰的组合拳。

第一拳,是强化自身的法律工具箱。你美国有“长臂管辖”,我中国也有《反外国制裁法》。虽然我们轻易不动用,但这个工具就放在那里,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它告诉那些想跟风美国制裁的实体,你们也得掂量掂量得罪中国市场的后果。

第二拳,是在多边舞台上“筑墙”。伊朗在2023年正式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这让它不再是单打独斗。上合组织作为一个覆盖欧亚大陆广大区域的政治、经济、安全组织,内部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对冲”。就在上个月,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和平使命-2025”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刚刚结束,中、俄、伊、巴等多国部队都有参加。这种深度的安全捆绑,是美国制裁撼动不了的。

第三拳,也是最根本的一拳,就是加速推进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和人民币国际化。金砖国家去年历史性地扩员,吸纳了沙特、伊朗、阿联酋、埃及这些重要的中东和非洲国家。现在,金砖国家正在积极探讨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统和储备货币。这等于是在美元体系之外,另起炉灶。虽然道阻且长,但方向已经明确。

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可以用本币或者其他货币进行贸易,美国的制裁大棒,最终会变成一根无处可挥的烧火棍

聊到这,我想你大概明白了。美国对两家中国企业的制裁,看似气势汹汹,实则更像是一种无奈的嘶吼。它反映的是一个旧霸主面对世界新格局时的手足无措。它依然迷信于自己手中的那几张旧牌,却没发现牌桌上的玩家和规则,都已经变了。

中国的“反将一军”,也不是什么戏剧性的报复行动。它更像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战略定力。你打你的,我发展我的;你搞你的小圈子,我交我的新朋友

中国在做的,是用“建桥”的逻辑,去对抗美国“筑墙”的逻辑。用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阳谋,去化解霸权主义、单边制裁的阴谋。

这个世界,终究是要向前走的。靠威胁和制裁维系的秩序,注定无法长久。只有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财经   话音   中方   美国   中国   伊朗   石油   中东   美元   国家   全球   大棒   焦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