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又称拉普山小种,和外山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所以也称为红茶鼻祖,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名茶历史
正山小种红茶生产历史悠久。1717年,崇安县令陆延灿著《续茶经》中称:“武夷茶在山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茶之上又有小种……”,首次提到“小种”一名。
明朝中后期,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诞生在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红茶的出现非常偶然,据说是明朝的一支军队夜宿茶厂,把茶树鲜叶当成床垫,致使茶叶被积压发酵变成黑色,还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心急如焚的茶农只好用松木把它们烘干,然后挑到很远的星村贩卖。没想到第二年就有人早早预订,之后桐木关不再制作绿茶,专门制作正山小种了。
清朝中期,是正山小种最辉煌的时期。
2005年,桐木关江氏后人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研发出金骏眉,由此带动了红茶产业的发展,中国红茶开始了复兴之路。
品质特征
正山小种外形乌黑油润,条索肥壮,冲泡后茶汤红润,滋味甘醇,带有桂圆汤味,经久耐泡,气味芬芳,有馥郁的松烟香,加入牛奶后茶香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液色更加绚烂。
品种等级
正山小种以在制作工艺上是否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分为烟种和无烟种,用松针或松柴熏制的,称为“烟正山小种”,没有熏制过的称为“无烟正山小种”。
根据茶叶品质和采制标准的不同分为金骏眉、银骏眉、小赤甘和大赤甘。
从精制工艺上分为特等茶和等级茶。等级茶又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采制过程
正山小种的采摘要在清明节前,并且是采摘嫩芽,采摘后还需要对茶叶进行分等级去碎片等工艺。
采摘后要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烘焙等工序制作而成,其中烘焙是非常重要的工序,其带有的松香香气正是从这一道工艺中才散发出来的。
选购
一看外观。正山小种茶条索肥壮、匀整紧结、圆直,色泽乌润,闻起来芬芳浓烈。如果茶叶的形状不是均匀一致,碎片比较多,说明茶叶质量不好。用手摸,感觉太坚硬干燥的茶叶,不是好茶叶。好茶叶触感比较温和、温润。
二看汤色。上等正山小种茶汤黑褐色偏红,清澈,透亮,茶汤和茶碗的交界处会有一层晶亮的深黄色茶圈。
三闻香味。正山小种的茶叶分为有烟型和无烟型,有烟型的茶叶闻起来有一股浓浓的松烟香和桂圆香气,因为茶叶是用松针进行熏制的。无烟型的正山小种呈蜜糖香味。
四品滋味。正山小种茶滋味浓醇、甘甜,有微微的苦涩。如果味道很苦或特别甜,可能是加入了其他添加剂,便不是好茶。
五看叶底。正山小种的上品叶底红艳饱满,颜色浓稠。
本文来源:节选自《茶道,从喝茶到懂茶》,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