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今年58岁,退休后原本打算带孙子、跳广场舞,可最近她常常忘东忘西,连自家门牌号都一时想不起来。
儿女开始觉得不对劲,带她去医院一查,医生说是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家人都很惊讶,觉得她平时吃得好、休息足,怎么会得这种病?
医生详细问了李阿姨的生活习惯,发现她总是熬夜看电视,懒得动,吃得重油重盐,还总说“退休了,开心就好,哪还顾那么多”。
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习惯,原来长期下来竟会影响大脑健康,增加患病风险。
像李阿姨这样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多?是不是年过55岁后,身体变化慢慢显现,生活方式也应该跟着变一变?
是不是有些平常的小习惯,看似无害,其实早就在悄悄“伤脑”?
每个人身上都有血型这个特别的标记,就像指纹一样独一无二。有A型、B型、O型,还有AB型。
科学家发现,血型可能会跟一些疾病的风险挂钩。
最近,美国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一个问题:AB型血的人是不是更容易得老年痴呆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阿尔茨海默病。
这个病会让人慢慢失去记忆力,生活都变得困难。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有点担心,咱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血型是怎么回事呢?简单说,它是由血液里的抗原决定的。
抗原是血液表面的一种物质,决定了你是哪种血型。
A型有A抗原,B型有B抗原,AB型两种都有,O型啥也没有。
而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大脑疾病,慢慢会让人的记忆力、思考能力变差,严重的时候连自己吃饭穿衣都做不到。
科学家为什么会觉得AB型血跟这个病有关呢?他们做了不少研究,想搞清楚。
有一项研究是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做的,2014年在《神经学》杂志上发表了结果。
他们跟着观察了好几万名65岁以上的老人,发现AB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的人更容易出现记忆和思考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
研究说,AB型血的人得这个病的风险比别人高一些。
还有一项研究是2015年在《脑研究公报》上发表的。研究人员看了很多人的数据,发现AB型血跟痴呆症的风险增加有联系。
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症里最常见的一种,虽然研究没具体说是哪种痴呆,但这个发现跟前面的研究有点像。
那AB型血为啥会有这种风险呢?科学家猜,可能是因为AB型血跟血液凝固有关系。
血液太容易凝固,可能会影响大脑的血流。大脑供血不好,时间长了就可能出问题。
不过这只是个猜想,还没完全证明。研究人员还在挖更深的答案。
有研究支持这些说法。美国神经病学学会的研究是2014年做的,他们发现AB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的人更容易有认知障碍,这个结果是观察了几万人后得出的。
另一项研究是2015年《脑研究公报》发表的,分析了很多数据,得出AB型血跟痴呆症风险增加有关。
这两个研究都来自靠谱的地方,科学家花了很多时间去查。
AB型血的人听到这消息,可能有点慌。其实不用太紧张。阿尔茨海默病不是光靠血型决定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这些都很重要。
科学家也说,现在的研究只是找到了一点联系,还不能说血型就是原因。未来还会有更多研究,把这个关系弄得更清楚。
1.经常熬夜、睡眠不足
大脑是靠睡觉来“清理垃圾”的,睡得太晚或者老是睡不够,大脑里的代谢物清不干净,会积累起来。
时间久了,大脑运转会越来越慢,反应变迟钝,对记忆有伤害。长期下来,可能会增加痴呆的风险。
2.不爱动,久坐不动
整天坐着不走动,大脑供血会减少。血流慢了,营养送不到位,大脑细胞活性会下降。
时间久了,大脑功能会退步,尤其是老年人,越不动越退化。
3.情绪不好,长期焦虑或者抑郁
情绪问题如果一直得不到解决,会影响睡眠、影响大脑的正常活动。
负面情绪多了,人就容易健忘、判断力下降,大脑老化速度也会加快。
4.饮食油腻,吃太咸太甜
高盐会影响血压,糖分太高会扰乱代谢,油脂太多容易造成血脂异常。
这些都可能影响大脑的供血和营养。大脑一旦缺血或者缺氧,神经细胞就会慢慢退化。
1.多动脑有助维持大脑活力
人到中年,常做一些需要思考的事,比如记账、下棋、写字,能刺激大脑多个区域工作。
大脑像机器一样,用得多了才不容易锈。
2.多与人交流减少大脑孤立
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其实是对大脑一种锻炼,说话、听别人说、理解内容,这些行为能调动很多脑区一起工作。
中年人如果经常参与社交、和朋友聊天,能帮大脑维持一定的运转速度。尤其对语言能力、记忆能力有保护作用。
3.多锻炼改善脑部血流
大脑是全身最怕缺氧的器官,哪怕一会儿血流慢了,神经细胞就会受影响。
适当的运动可以让脑部保持良好的血流状态,细胞活力高,自然老得慢。
4.多保持规律生活增强脑部稳定
睡觉、吃饭、活动时间稳定,大脑的生物钟也会正常。生
物钟混乱,大脑调节情绪和记忆的能力会受影响。
人到中年,身体的每一个变化都在提醒我们:大脑也需要保养。
不是突然忘了一个名字才叫老年痴呆,而是从一次次“想不起来”“说错话”“提不起精神”开始,悄悄拉响了警报。
科学家说,血型、习惯、心态,甚至睡觉和聊天,都会影响大脑的命运。
好在,大脑不是一天就老的,它也愿意被我们温柔对待。
不是等记忆模糊了才后悔,55岁之后,留心每一件小事,就是给未来的自己多一份清醒和从容。
参考文献:《阿尔茨海默症致病关键细胞机制明确》,科技日报,2024-12-24
《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甘肃科技报,2024-06-13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