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能量若没了,剩下的只能是摆烂了

我们父母整天盯着孩子的缺点,这些缺点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是一些无关原则的小事情,其实是父母的掌控欲在作怪,孩子一反驳,就想用气势,大嗓门压住孩子,让孩子听话。

比如孩子整理书包不到位,收拾房间不整洁,吃东西时把衣服弄脏了,孩子写字时一个笔画写错了,一个巴掌打过去:“怎么老写错?”

孩子喜欢休息时听会儿音乐,就是不让孩子听,打着节约时间的名义,时时刻刻要把孩子的时间塞满。

孩子是要有自己的娱乐休息时间的,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定好闹钟,不要过度娱乐就好了,凡事都要有度。

小事上过度消耗孩子,过度纠错,只会让孩子更容易出错。与其反复纠错,不如告诉孩子如何是正确的行为,孩子一有进步,就夸张地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有成就感,才会让孩子进步。

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能量若没了,剩下的只能是摆烂了:

家长整天说累,有时时管得过多,整天盯在一些小事上,和孩子钻牛角尖,孩子一不听,家长就着急。

孩子拖延磨蹭,有时真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年龄的原因,家长适时提醒是可以的,让孩子有这个正确行为的意识,但如果孩子做不到,也不必大动肝火。

允许孩子试错,错过之后,有了经验体会之后,孩子会主动修正自己的行为。

比如孩子上学没带课本,不必再回去帮孩子把课本放到学校门口,在学校里可能会受老师批评,可能和同学合看,也可能无法看书,让孩子承担后果,下次就不会忘记了。

孩子水壶盖没打拧紧,放书包里,结果把本子弄湿了,下次孩子就不会把水壶放到书包里,而是放到侧兜里,瓶盖拧得比妈妈拧得还紧。

如果是原则性问题,比如健康安全,道德品质,遵守社会规则的问题上,则要严肃对待,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不能心软,让孩子看到父母的坚持,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不敢轻易违背。

抓住重要的事,比如培养每天的固定动作,培养好习惯,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划,做适量的教辅材料,作为学校的有益补充。

有些事情孩子做得不完美,但只要孩子做了,就比不做强,古诗不想背,咱可以读,不想读,咱还可以看,学总比不学强。

计算题做错了,不要骂孩子笨,只要天天坚持,孩子的计算能力和准确率就会提高,“无他,唯手熟尔。”

每天按照制定的计划,持之以恒,每天进步一点点,和自己比,不和他人比,尽管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育儿   消耗   小事   能量   孩子   家长   父母   时间   水壶   课本   下次   缺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