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一网友行车记录仪拍下了一辆小米SU7 Ultra在高速上失控的视频过程。
视频中可以看出大雨天气,车子大概以120km/h的速度失控后,碰撞了护栏2次,打转,最后横在路边。
好在人应该没什么大碍,但这件事,机哥我觉得特别值得咱们坐下来好好聊一聊。
视频车主后来在评论区说,对方那台SU7先是慢悠悠地跟他平行开着,然后司机看了他一眼,那眼神的意思大概就是:兄弟,整两步?
视频车主说自己当时轰了下油门转速拉到3500,结果那台SU7以为他要应战了,一脚地板电下去,就把自己给崩失控了。
这情节先不论真假,但它特别像我们这个动力平权时代的一个缩影,在以前零百加速进3秒俱乐部,起码得上百万的超跑才有资格,而现在一台二十多万的电动车,就能轻松给你这份力量的幻觉。
当一个普通人,一个可能刚拿驾照不久的新手,突然拥有了远超自己驾驶经验的屠龙宝刀时,那种想要找个机会亮剑的心态,真的太正常了。
就像一个宅男突然捡到一本武功秘籍,总想找个电线杆子试试降龙十八掌一样。
只不过,武侠小说里练功走火入魔,可能是吐两口血,而现实世界里,在120公里的时速下走火入魔那可能就是要命的事了。
有些年轻朋友可能一辈子没摸过超过200匹马力的车,突然手握方向盘,脚下踩着五六百匹甚至七八百匹的澎湃动力的车,就总想着找个机会在地板电的推背感里爽一把。
但往往是,心比天高,技术比纸薄。
归根结底还是人对手里这份力量缺乏最基本的敬畏,尤其是在雨天,在高速,大马力加上湿滑的路面再来一脚不经思考的地板电。
这组合,约等于主动按下了车辆失控的启动键。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水滑效应,机哥我简单解释一下,就是车速太快,轮胎来不及把路面的积水排开,结果轮胎和地面之间就形成了一层水膜。
车子,就等于是在水上“漂”着。
这就好比你穿着一双不防滑的拖鞋,在刚拖过满是水的瓷砖地上全力奔跑,脚下根本没有根,稍微一拐弯就得摔个四脚朝天。
那个时候,开什么好车都没用,物理定律才是永远的神。
所以咱说了这么多,也不是为了指责谁,毕竟事故责任尚未官方定论,一切以最终调查结果为准。
机哥我只是想借着这个事跟所有开大马力车,尤其是刚提新车的机友们掏心窝子说几句。
第一,永远对你踩电门的那只右脚,保持足够的克制和敬畏。
把它当成一头猛兽的缰绳,你稍微一走神,它就可能反过来把你吞噬。
第二,如果你真的想体验驾驶的乐趣,那也别在马路上路怒,别跟人斗气。
花点钱去参加一次正规的高阶驾驶培训,或者去赛道里撒撒野。
当你真正在专业的场地里,亲身感受过一次车辆失控、甩尾、救车的过程后,你才会真正明白自己手里这台猛兽的极限在哪里,而你自己的极限又在哪里。
最后,机哥我也想跟雷总以及所有正在造大马力智能电动车的厂商们,提个小小的建议。
技术是冰冷的,但产品设计应该是温暖的,应该有对人性的关怀。
咱们能不能在新手模式下,把电门的响应曲线调校得更线性,更柔和一些。
能不能在车辆通过传感器检测到雨天湿滑路面时,主动、甚至强制性地,把动力输出的模式降一个等级。
多一个贴心的预设,少一脚鲁莽的地板电,可能就是一条人命的区别。
帮助用户更好地控制这份突如其生的力量,我觉得这应该是一家有责任感的科技公司,在卖出产品之外,也应该思考的事情,大家觉得呢?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