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暴跌 130 元 / 吨,期货却逆势飘红,铜价发生了什么?

今日铜市上演罕见分化行情,现货市场遭遇 "滑铁卢",长江现货 1# 铜价跌破 7.6 万元大关,单日暴跌 130 元 / 吨,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却逆势上涨 0.4%,沪铜主力合约也录得 0.45% 的涨幅。这种 "现货冷、期货热" 的奇特现象,背后隐藏着全球铜市的深层博弈。

一、现货市场:供需失衡引发价格崩塌

供应端方面:秘鲁矿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该国铜产量预计增长 2-4%,从 274 万吨增至 285 万吨。与此同时,智利铜矿产能利用率维持在 85% 高位,刚果(金)KCC 铜矿二期项目投产,全球铜矿供应持续放量。国内冶炼厂更是马力全开,上海保税区铜库存激增至 3.3 万吨,较年初翻倍。

需求端方面:建筑行业遭遇 "倒春寒",3 月全国新开工项目同比减少 15%,电力工程进度放缓导致线缆采购量下降 20%。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 125% 关税政策生效,直接冲击占全球铜消费 23% 的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用铜需求预期被腰斩。

二、期货市场:乐观预期支撑价格反弹

印度制造业 PMI 连续三个月站在 55 以上,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基建投资同比增长 28%,带动铜材进口量激增 40%。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指出,2025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用铜将突破 500 万吨,相当于新增 3 个全球最大铜矿的产能。

美联储放缓缩表步伐的信号释放,美元指数回落至 101 关口,大宗商品市场流动性明显改善。据上海期货交易所数据,铜期货持仓量单日增加 12 万手,多头资金涌入推动期价突破 7.6 万元关键阻力位。

三、行业变局:关税重构全球供应链

为规避 5 月生效的 25% 进口关税,美国企业疯狂囤积铜材,3 月进口量暴增至 50 万吨,相当于全球月度产量的 12%。这种 "饥饿游戏" 直接导致 LME 库存骤降 12%,纽约与伦敦铜价差扩大至 1400 美元 / 吨,跨市场套利交易激增 300%。

面对冶炼厂加工费跌至 - 16 美元 / 吨的困境,中国加速推进再生铜战略,1-3 月进口量同比增长 27%,云南、新疆新建 50 万吨储备库。在技术端,高强高导铜合金研发取得突破,车用铜材加工费从 800 元 / 吨提升至 1200 元 / 吨,成功对冲关税冲击。

四、后市展望:多空博弈进入白热化

摩根士丹利上调铜价预期至 9500 美元 / 吨,认为新能源需求将消化短期过剩;而花旗集团则警告,若美国经济陷入衰退,铜价可能下探 8000 美元 / 吨。这种分歧在技术面上形成 "拉锯战",LME 铜价在 9200 美元附近构筑 "双顶" 形态,能否突破 9500 美元关键阻力位成为多空分水岭。

这场铜市的 "冰与火之歌",本质是全球经济转型期的缩影。当特朗普关税撞上绿色能源革命,当现货疲软遭遇期货狂欢,铜价的每一次跳动都在诉说着旧秩序的瓦解与新规则的诞生。

温馨提示:以上资讯分析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小编创作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支持,每天更新报价分析!评论区留言咨询或者私信小编都是可以的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现货   端方   加工费   伦敦   进口量   铜矿   冶炼厂   关税   期货   美元   财经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