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催生”来了,穷人多生孩子,可以翻身吗

今年,关于催生的话题,一浪接一浪。

首先,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计划内的孩子,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然后,上幼儿园,学前班的相关免费制度也来了。“12年免费教育”也在谋划之中。

最后,湖北天门的生育率提升明显。当地的催生政策,非常诱人,在生育奖励之外,再叠加购房和职业补贴,最高能享受28.5万元的综合补贴。

此外,还有很多地方,进一步完善爱心托育机构,逐年增加育儿的贴补,也很符合实际,让人们生儿育女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如果你家还穷,靠多生几个孩子,可以翻身吗?

从理论上说,就是你生孩子,国家帮着养,孩子长大后赚钱,谋业,都利好你的家庭。这确实的翻身的预兆。

那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看看生孩子和穷家庭翻身的关联。

01

在我的老家,老一辈的人有一种传统思维:多生几个孩子,万一某一个孩子有出息,这一家人都可以沾光。

在古代,确实有这样的情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唐代的杨贵妃,因为美貌,智慧,被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家的亲戚,也都沾了福气。

堂兄杨国忠,借助皇亲国戚的身份,一步一步做到宰相;父亲杨玄琰被追赠兵部尚书,又追封为太尉齐国公;家中姐妹都变成了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

西汉的刘邦,把种地的父亲带到皇宫,就变成了太上皇;兄弟姐妹的荣华富贵,自然不用说。

多一个孩子,就多一种家庭富贵的可能。在今天看来,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就我们村里,有一户人家,养了五个儿子。

父母累死累活,也把儿子们送到学堂。大儿子读了高中,作为当年村里难得的高材生,安排到学校做老师,从代课老师,到民办老师,再到公办老师。

大儿子享受到了读书的好处,就鼓励弟弟们读书。三儿子就读了大学,英语研究生,靠给外国人做导游,赚得盆满钵满。

也有一些家庭,某个人做生意发财了,把家里的兄弟姐妹都带上,把老父母供养起来。

比较那些只有一个孩子,或者不婚不育的人,多孩子的家庭确实实力强一些。就是单纯靠种地养家,多几个儿子,这种地的能力也大,并且其他的村里人,是不敢欺负的。

02

这几年,父母们意识到,孩子多了,困难就大了。人们的观念,还有育儿的方法大变样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孩子们主要是读书的开销,衣服都可以是打补丁的,每天可以吃南瓜的。

并且大部分的家庭,对读书是没有什么要求的。因此读书的竞争力不大,一些自律的孩子,如黑马一样冲出去,飞出山窝变凤凰。

到现在呢?孩子的成长历程中,开销是很大的,可能一对夫妻,都养不起两个孩子了。

读书方面,大家都想办法送孩子到城里。也就意味着买学区房。孩子也要学习艺术,上各种补习班。还有校服,课后辅导等费用,都不低。

如果上大学,那动不动就是十几万。上研究生,又是十几万。

孩子的生活方面,不能随随便便对付。大家都爱面子,名牌衣服裤子鞋子,都是需要的。你不给孩子好吃好穿,孩子会很自卑。父母 也过意不去。

养孩子的成本提高了,但是中年夫妻的收入,却是很困难的。一对夫妻去工厂打工,把钱使劲抠,也不够两个孩子上大学的开销。

更让人难受的是,孩子的生存状况,也发生了巨变。一大批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打零工,仅仅是自己吃饱喝足。

啃老的孩子出现了,父母是没有办法接受的。

孩子的独立性更强了,他们自己混好了,也许不会帮助兄弟姐妹,给父母什么好处,也没有。

在一些有几个孩子的家庭里,父母资金不够多,那么孩子就瞎混,根本就看不到希望。这就造成,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03

言归正传。在国家催生之下,现有的社会环境之下,穷人多生孩子,是最好时机吗?

现在,是传统思维和新时代观念对碰的时期。最好是与时俱进,不被多子多福的思维困住,也不被不婚不育的风气迷惑,还不要盲目被催生。

建议做到三点,穷家庭会更有希望。

第一,看当地政策,大环境,估算一下,生育一个孩子,要开销多少,是一对夫妻可以承受的吗?

在高补贴制度下,多一个孩子,确实没有问题。毕竟,这等于是国家给你养孩子。

在一些补贴不多的地方,还是更多考虑经济压力。

第二,让孩子有用,比什么都重要。

养孩子的质量比数量重要。两个吊儿郎当的孩子,不如一个工作扎实的孩子。

做父母的,生了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而不是不听之任之。把孩子引导成爱学习,人品好,愿意工作的人。

第三,戒掉育儿的攀比行为。提高育儿的性价比。

比方说,别人的孩子学艺术,自己的孩子不一定要去学。艺术是很烧钱的,也不太好就业。对于穷家庭来说,尽量别烧这个钱。

还比方说,教育孩子要朴素打扮,明白什么是做人的底气。

攀比少了,育儿的成本会迅速下降。孩子读书十几年,少用二十万都有可能。

穷人翻身,其根本是靠自己,靠自身素质的提升,国家级催生是一份补充力量。

来源:布衣粗食

声明:本条信息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8

标签:育儿   穷人   孩子   父母   家庭   开销   儿子   老师   村里   国家   夫人   大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