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宜居榜大洗牌!2024这座小城竟碾压长沙?实测数据曝光

清晨六点,长沙五一广场的地铁口,早就聚集了好多准备上班的人;在岳阳楼前面,洞庭湖的水面上,晨练的老人正在慢慢地打着太极拳;常德柳叶湖畔,晨跑的年轻人和垂钓者一起,欣赏着同样的风景——这些城市都在以自身的方式,阐释着“湖南式宜居”的含义。

长沙人爱说自己是“网红城市”,但最近几年,“甜蜜的负担”越来越明显。

2024年数据显示,长沙地铁每天挤的人特别多,客流强度全国排第六。

可这数据背后,是上班族通勤时间越来越长——平均得花48分钟,比去年还多了5分钟。

房价更让人头疼:主城区买套房,房价收入比达到10.8,普通家庭得攒整整11年的钱,这期间不能生病、不能乱花钱,才能勉强付个首付。

不过长沙也有实在的好处:看病去湘雅医院,一年有550万人次去看病,其中30%还是从周边城市专门跑来的;孩子上学,优质学校也不少。

岳阳人过得更“慢”。

2024年岳阳楼景区挤进去600万人,可更扎心的是——长沙人来岳阳买房的占了35%。

为啥?

湖景房便宜啊!

每平方米才7500元,是长沙的三分之一。

本地人更在意的是生活里的小日子:洞庭湖边的鱼市凌晨三点就开了,10块钱能买条现捞的鳜鱼,新鲜得很。

常德被说成“长沙的后花园”,现在有点要“醒过来”的意思。

2024年柳叶湖边的房价涨到每平方米8000多,但长沙人来买房的还是占了60%。

更让人高兴的是,常德的工厂在变:以前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只有12家,现在涨到28家;湖南文理学院的学生,留在常德工作的比例从15%涨到25%——这说明年轻人愿意在家乡扎根了。

株洲是老工业城市,这两年在“变绿”。

2024年空气好的天数达到300天,比去年多了40天;湘江风光带修到25公里长,成了大家遛弯、锻炼的好地方。

但转型不是没代价:以前造轨道的工人,现在平均工资比五年前少了8%。

湘潭有个“宝贝”——韶山。

2024年韶山景区游客突破500万,带来的收入有30亿。

更聪明的是,湘潭把毛主席的故事变成了“摇钱树”:印着毛主席像的文创产品,一年能卖2亿。

但问题也明显:除了旅游和钢铁厂,能挣高工资的工作太少了。

衡阳最近几年“长个子”了。

2024年城区常住人口第一次超过200万,成了湘南地区第一个“Ⅱ型大城市”。

房价更友好,房价收入比只有6.5,比长沙低不少。

但年轻人还是爱往外跑:25到35岁的人,有30%离开了衡阳。

现在看湖南这些城市的变化,有几个有意思的事:第一,长沙“吸人”的劲儿没以前那么强了,周边城市开始有自己的“绝活”——岳阳靠湖、常德靠产业、衡阳靠人多;第二,旅游能赚钱,但太依赖旅游也不行,比如有些地方冬天游客少了,生意就淡了;第三,环境变好了真能挣钱——株洲治好了空气,大家更愿意出来玩;衡阳生态好了,人也愿意留下来。

说到底,“宜居”不是光看风景美不美,而是能不能挣到钱、住得起房、过得好日子。

长沙虽然累但机会多,岳阳舒服但收入低,常德在变但底子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难”和“甜”,就像咱们老百姓过日子,哪有十全十美的?

但看着这些城市在想办法、找出路,总觉得日子会越过越踏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财经   长沙   湖南   小城   数据   常德   岳阳   岳阳楼   房价   韶山   城市   株洲   湘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