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余额”已告急⏰,你的身心却还留在昼夜颠倒、刷剧游戏的松弛节奏里?凌晨三点还盯着发光的手机屏幕,下午一点才睁开惺忪的睡眼——这是不是你的假期真实写照?焦虑、抗拒、无力感……这些开学前的情绪,并不是你一个人在面对。这恰恰说明你在乎自己的状态,而改变,可以从这一刻逐步开始。
你不是机器,不需要立刻“满血复活”。清华大学大二学生小林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去年开学前三天,我强迫自己早睡,结果在床上辗转反侧到凌晨三点。今年我每天只提早10分钟入睡,现在已经能自然地在十一点半入睡了。”让身体自然地告别熬夜模式,不妨搭配舒缓的白噪音或轻音乐唤醒晨间意识,代替刺耳的闹铃——身体的节奏,需要的是倾听和调节,而不是对抗。
今天整理书桌,明天泡一杯健康的果茶,后天写下一句新学期寄语……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能帮你一点点拿回对新学期的掌控。北京师范大学的王同学分享道:“我在书桌上放了一盆多肉植物,每次看到它都觉得学习空间有了生机。”心理暗示需要仪式感,带来的家乡特产可与室友分享家乡的味道,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北京大学的李同学坦言:“每次开学前最焦虑的就是专业课程。后来我用了5分钟起步法,告诉自己只看5分钟,结果常常一看就是半小时。”如果你对即将到来的课程感到压力,试着告诉自己:“只看5分钟的书”。往往一开始,停滞感就会慢慢消解。华盛顿大学研究发现,提前简单预习的学生,首月测验平均分高出15%。不需要你完美,只需要开始。
复旦大学新生迎新会上,一个大二的志愿者学姐说:“去年这个时候,我也紧张得手心出汗。后来在‘咖啡漫谈’活动中,因为坦白说自己喜欢追星,反而交到了最好的朋友。”不必强迫自己立刻融入一堆人,和身边人分享假期的经历与感受——哪怕是“我这个暑假其实经常无聊”,反而更容易引发共鸣。很多高校推出的“慢热型破冰桌游”、“咖啡馆聊天夜”,都在降低社交的压力。
武汉大学大三学生小张分享:“每年开学前我都会和室友建群吐槽,互相打气。我们发现,把‘不想上课’说出来后,反而能笑着面对了。”你可以对自己说:“是的,我不想结束自由散漫的日子,但我也可以尝试在新的学期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这种与自己的和解,才是情绪调节的真正起点。
Day1:早起喝一杯水,晚上睡前放下手机10分钟
Day2:整理一个抽屉或书架的一角
Day3:翻一翻新课本,只看目录和插图
Day4:给一位同学发一句:“快开学了,你咋样?”
Day5:出门走走,拍一张夏天转向秋天的照片
Day6:写下3个“希望本学期体验到的感觉”(如:踏实、温暖、有成长)
Day7:冥想5分钟,想象你推开教室门,从容的样子
开学模式切换就从本文下面留言开始吧!写下你的问题和想法。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