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吴石将军的牺牲,世人多将矛头指向“军统活阎王”谷正文的狠辣,或是叛徒蔡孝乾的变节——前者凭酷刑与手段锁定罪证,后者一周内供出400余名地下工作者名单,直接暴露了吴石的联络细节。
但拨开历史迷雾便会发现,真正将吴石推向绝境的,并非这些明面上的敌人,而是他的顶头上司、国防部参谋总长周至柔。

谷正文的侦查与蔡孝乾的叛变,只是撕开了一道裂缝,而周至柔的权力操控与复杂算计,才彻底堵死了吴石的生机。
作为保定军校的学弟,周至柔私下称吴石为“学长”,公开场合则以上下级相称,这种看似亲近的关系,实则暗藏权力博弈的玄机。
吴石担任参谋次长期间,始终在白色恐怖中秘密传递情报,而周至柔作为其直接上级,对下属的异常举动不可能毫无察觉——谷正文梳理吴石社会关系时,曾发现他多次在共军轰炸前出现在机场附近,这些细节若要上报蒋介石,必经周至柔这一环节。
他的“默许”并非纵容,而是待价而沽的观望,既不想过早卷入风波,又要在关键时刻掌控主动权。

相较于谷正文的“明枪”,周至柔的“暗箭”更具杀伤力。当蔡孝乾供出吴石签发的《特别通行证》,谷正文带着调拨单冲进空军司令部时,周至柔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事件走向。
他没有选择为吴石辩解,而是以“管辖地盘出了事”的自保心态,看似做了“营救”姿态——力荐蒋鼎文等人主审,试图争取“免死重判”,实则是为了规避自身的领导责任。
他在日记中直言“若今日杀吴石,他人必有人效仿”,这份担忧从不是为了吴石,而是怕自己日后也被罗织罪证,所谓的“程序公正”不过是为自己留后路的算计。
更关键的是,周至柔对蒋介石的心思了如指掌,却从未真正为吴石周旋。

当法庭最初倾向死缓时,他虽顶着风险上报,却并未像陈诚那样据理力争——毕竟陈诚是蒋介石心腹,而周至柔深知自己地位不及陈诚,不敢真正触怒老蒋。
蒋介石震怒之下将审判长撤职改判死刑,周至柔瞬间收敛起所有“温情”,默许了最终判决。他的“自保式营救”,看似在白色恐怖中留了一丝余地,实则是在确认吴石无力回天后的顺水推舟,既撇清了自己,又迎合了最高统治者的意图。

谷正文是执行者,蔡孝乾是导火索,而周至柔才是那个手握权力、掌控全局的关键对手。
他以学长之名维系表面和睦,以长官之权掌控生死命脉,用最隐蔽的算计,成为压垮吴石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人人自危的台湾政坛,周至柔的自私与观望,远比敌人的凶残更令人齿冷,也更凸显了吴石将军舍生取义的孤勇与伟大。
更新时间:2025-10-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