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X
当地时间7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原定于8月1日生效的 “对等关税” 推迟至8 月7日生效。
根据白宫发布的行政令,此次对部分国家重新设定 “对等关税” 税率,范围涉及6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7个欧盟成员国。
特朗普的逻辑是美国吃亏太久了,得用关税扳回来点平衡,可这招一出,多国经济命脉直接被搅动,供应链乱套,股市也跟着晃荡。
赢家呢?不多,就那么几个运气好的,靠谈判或让步避开大祸。
这场贸易巨变并非无端而起,它来自于特朗普2025年再度执政以来,对美国贸易政策的长期规划。
从竞选时的核心口号——“贸易必须公平且对等”——他就已经明确宣示了重塑全球经济秩序的决心。上任后,他更是将贸易议题与国家安全、科技领先直接捆绑,认为这一切都事关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
二月,他启动了名为“公平与对等计划”。直指那些长期对美保持巨额贸易顺差的国家。
他要的不仅是为了重建美国的工业,更是为了削弱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让美国经济变得更加自给自足。
新的关税体系,表面上看来简单明了:对那些和美国贸易往来中保持巨大顺差的国家,先敲10%的基础关税。而那些和美国有逆差的,反倒要面临15%的关税。这听起来有点反直觉,不是吗?
但这个公式的真正奥秘,在其附加条款里。那是一套基于政治考量、安全担忧甚至外交立场的“罚款”系统。这让最终的关税税率变得极度不确定,它更像是一场高度定制化的交易,而非简单的经济计算。
比如加拿大,他们被加征至35%的关税,理由不仅是贸易不平衡,更包括了芬太尼管控不力,甚至因为他们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外交立场。你看,贸易和政治被毫不掩饰地捆绑在了一起。
巴西更是离谱,关税从10%一路飙升到50%,仅仅是因为其外交政策“威胁美国安全”,甚至扯上了对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审判,指责那是一场“政治迫害”。
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套算法常常忽略贸易总额的体量。像非洲小国莱索托,尽管和美国的贸易额很小,但由于其对美出口在自身经济中占比极高,且在它与美国的贸易往来中,美方长期处于逆差地位,结果被判定为“占美国便宜最多”的国家之一,面临重罚。
这种评判标准,让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本无从谈判,只能被动吞下苦果。
在这套新规则的冲击下,各国的命运开始天壤之别,应对策略也各显神通。印度是首批被高税率盯上的目标之一,高达25%的关税直指其赖以为生的纺织品和药品出口。
但华盛顿真正的意图,远不止贸易逆差那么简单。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廉价石油,并积极与金砖国家探索“去美元化”结算,这些在华盛顿看来,都是对美国核心利益的直接挑战。
面对压力,印度表现得相当强硬。其对美出口仅占印度GDP的2.7%,能源结构又高度依赖俄罗斯,短期内根本难以转向。
因此,印度政府公开表示影响不大,将继续维持现有政策,选择了硬扛到底。
巴西的遭遇则如同一场“政策过山车”。关税税率在50%和10%之间反复横跳,直到最终生效前,才被定格在50%的高位,直接砸向其大豆、铁矿石等核心出口产业。
但巴西同样有自己的底气,其对美贸易占GDP的比重只有2.3%,而且农产品出口完全可以转向中国或欧盟。总统卢拉当即宣布准备对美国农产品采取对等报复措施,并公开谴责此举是对国家主权的粗暴侵犯。
在这场你来我往的博弈中,墨西哥看起来“运气最好”,但付出的代价也最为沉重。通过一番紧急谈判,墨西哥成功避免了关税从25%进一步上调至30%,换来了宝贵的90天豁免期。
这背后,是墨西哥承诺进一步开放市场,并加强边境安全合作的重大让步。
墨西哥高达38%的GDP依赖出口,其产业链与美国,特别是汽车和电子行业,早已是犬牙交错、深度绑定。
关税豁免暂时稳住了北美脆弱的供应链,但也极大地限制了其未来的谈判空间。一旦90天后谈判破裂,风险将成倍增加。
除了这三国,其他国家的命运也各有沉浮。韩国通过承诺对美国天然气项目进行巨额投资,成功将税率锁定在15%。英国则以在美国建厂为代价,巧妙地换取了零关税待遇。越南虽然税率降到了20%,但却新增了40%的转运罚款,摆明了是防堵来自中国的货物绕道入境。
这些所谓的“赢家”,无一不是通过快速谈判或战略性让步,才勉强避开了更猛烈的冲击。
这场由白宫行政命令引发的贸易地震,其影响迅速从各国政府传导至全球市场和普通百姓的口袋。
消息一出,美股三大指数在24小时内暴跌超过2%,黄金、比特币等避险资产价格应声飙升,显示出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即将面临冲击的深切不安。
根据耶鲁大学的测算,关税将导致美国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从微不足道的2.5%一下子飙升至惊人的18.4%。这笔巨额成本,毫无疑问,会转嫁到美国消费者头上。
不同的研究报告预测,每个美国家庭的年均支出将因此额外增加1300到2400美元。这不仅会直接推高通胀,还可能导致美国GDP增幅下滑0.4到0.6个百分点,并伴随轻微的失业率攀升。
在全球层面,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发出严厉警告,称这种肆无忌惮的单边主义行为,无疑将进一步撕裂本已脆弱的多边贸易体系。
他们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商品贸易量可能因此下滑1%。更荒诞的是,美国对铜产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理由是“国防需要”,而美国自身近一半的铜资源恰恰依赖进口。如今,制造商们已经不得不开始恐慌性囤积库存,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在这场自上而下的贸易风暴中,很难找到真正的赢家。美国消费者将面对更高的物价,企业则在动荡的政策环境中难以规划未来。
而对于全球而言,其深远的影响在于对现有规则的彻底颠覆。美国绕开WTO争端解决机制,堂而皇之地以国内法令和行政命令重塑贸易秩序,这迫使各国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的安全。
央视新闻《北美观察丨特朗普的关税大战:短期喧嚣还是长期隐忧?》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9321367526068870&wfr=spider&for=pc
更新时间:2025-08-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