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宗的继承密码,有多炸裂?下一个天主教教宗,会是谁?

谁会成为下一任天主教教宗?

在教宗方济各去世后,这是悬于14亿天主教教徒头上的“上帝之问”。

选举下一任教宗的秘密会议(conclave),召开在即。

全球80岁以下的枢机主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红衣主教”,正在西斯廷礼拜堂(Sistine Chapel)集结。

135名主教中,谁会是天主教第267任教宗?

是会选出第一位亚洲教宗?还是交棒给欧洲 “老家”?

天主教的教宗是“谁”?教宗如何产生?现在的教宗,是领袖,还是象征?


一、教宗:继承之战

教宗的拉丁语是papa,也翻译为教皇,它源自希腊文的“父亲”,最初是对司铎或主教的昵称,后来成为了天主教领袖的尊号。

在传统上,教宗被认为是耶稣十二宗徒之长圣伯多禄的后继者,由枢机主教团通过秘密会议互选产生。

这一次的秘密会议,非常特殊。

一个是,现在的红衣主教,有80%是由教宗方济各任命的,很反正统;

另一个,这也是历史上首次欧洲人不到一半的红衣主教团。

还有一个,也是大家很关心的,有华人血统的菲律宾主教、亚洲方济各“路易斯·安东尼奥·塔格莱”,会不会成为下一任教宗?

其实啊,教宗的名字里就有线索。

天主教教宗的每个尊号,都有玄机,比如, 若望(John),代表革新。1958年当选的若望二十三世(1958-1963),召开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开启了教会现代化革命。

1978的若望·保禄一世,是首位双名教皇,若望是改革,而保禄则象征圣保禄的“正统捍卫者”,两个加一块,就代表改革,不过,这位教宗仅在位33天就猝死了。

再比如,本笃(Benedict)这个尊号,则代表保守,2005年当选的教宗本笃十六世,就是大保守派。

不过,他在2013年辞职,也是600年来首位在世时辞职的教宗。这也使“本笃”这个尊号,和“保守派危机”绑定了起来。

而之后当选的,就是上任教宗方济各(Francis)。这也是天主教首次选用“方济各”的尊号,在基督教教史上,圣方济各以关爱穷人闻名,所以,方济各也象征底层、是“边缘化圣徒”。

而且,方济各没有加上“一世”的后缀,也是 “愿此名不被后世继承”。

此外,还有象征强权的尊号利奥(Leo),象征虔诚的尊号庇护(Pius),二战期间,庇护十二世(1939-1958),对纳粹缄默,也是提示:过度虔诚,即软弱啊。

要说现在的天时地利人和,亚洲方济各路易斯,确实很可能是下一任教宗,原因也很简单,方济各的人多啊。

我们会有一个错觉,现在的梵蒂冈,远离世俗权力,其实并不是,这10多年,教会内部的撕裂,已经公开化了。

2013年本笃十六世辞职,就是保守派危机,教宗活着辞职,不仅颠覆了教宗任职“直至死亡”的天主召叫,还制造了双教宗的神学混乱:

教会能否存在两位在世的“基督代表”?退位教宗是否仍具某种神恩?

从2013年到2025年,教宗方济各,也完全把天主教给自由主义化了。

方济各公开接纳同性恋,并允许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

方济各打破天主教法典,允许信徒离婚后再婚;

方济各接纳女性,2021年还任命法国修女娜塔莉·贝卡为梵蒂冈副国务卿;

甚至,方济各还和伊斯兰教、东正教等异教和解。

所以天主教内啊,中心帮和边缘帮,保守派和开放派,一直在斗,现在的情势,亚洲方济各路易斯的选面很大,当然,这是我的预测,也可能被打脸,反正很快就打脸……不,就有结果了。

按照天主教法典,秘密会议封闭,每日4轮投票,若未选出教宗,则冒黑烟;若选出教宗,则冒白烟。

当白烟升起时,圣伯多禄大殿钟声敲响,新教宗也即选出。

枢机团团长(Dean of the College of Cardinals)会走上圣伯多禄大殿中央阳台,以拉丁语宣布:

“Annuntio vobis gaudium magnum: Habemus Papam!”

(我向你们宣布一个大喜讯:我们有教宗了!)

新教宗随后现身,向全球赐福(“Urbi et Orbi”)。

前两任教皇,2005年本笃十六世当选,4轮投票、耗时约24小时;

2013年方济各当选,5轮投票,耗时约26小时。

虽然也有耗时巨长的,比如1292-1294年的选举耗时27个月,但是现代不可能的,至多30轮投票。

如果路易斯选上教宗了,就请弹幕打个准,如果没选上,就打个啪吧。我们不妨就来看看,我是准是啪?

说完教宗是谁,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教宗”是谁。

让我们把时间往回拨,来到天主教史上第一场教宗之战。

这也是教宗简史的第一页。

在圣经马太福音中,耶稣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使徒彼得,由此,彼得成为第一任罗马教宗。

但此时,并没有教宗制度,连基督教也是“非法”的。

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到使徒保罗受难,再到戴克里先清洗基督教,200多年里,基督教一直“非法”,直到公元313年米兰敕令颁布,基督教才成为合法宗教。

公元380年,狄奥多西一世发布《萨洛尼卡敕令》,打击异教。基督教徒正式定名为 Catholic Christians,意思为“普世的基督徒”。

这也是天主教这个名字的来源。

天主教也由此迎来了名义上第一位教宗:达马苏一世。

这一时期,罗马帝国有五大主教,分别是罗马主教、亚历山大港主教、安提阿主教、君士坦丁堡主教、以及耶路撒冷主教。

五大主教明争暗斗,都相当主教之首。

于是,达马苏一世,推动《圣经》拉丁文翻译,也即后来的《武加大译本》,并引用“彼得继承论”——罗马主教为“圣彼得的继承者”,罗马教会有“首席权”(Primacy)。

这也是罗马教宗的真正历史第一页。不过后面的历史啊,太长,篇幅有限,我们下一期继续讲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历史   天主教   教宗   密码   主教   尊号   罗马   基督教   梵蒂冈   保守派   彼得   耶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