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爱的小青狗,我把各种文件还给您。再见,我的小卢卢。——填充你的人,1893年底
亲爱的马克西米利安,我还是你的亚历山德里娜吗?你什么时候过来填充我?爱你的人向你千般致意。——亚历山德里娜,1894年2月
好,我的小红狗,我会来满足你。有必要的话,我能把一米长的包裹布塞进你和所有14岁少校体内。哦,肮脏的畜生。一切都属于你,爱意不止。——马克西米利安娜,1896年2月
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同事职场恋情发展出的主仆游戏。
不过,鉴于两人在情书中不约而同地用女性化的名字称呼自己,联想能力比较丰富的读者或许会想起晋江的可逆CP同人文。
但这实际上却是法军情报部门秘密复制的德意两国武官间的往来书信,只不过被长期束之高阁而已。
直到1983年,布勒丹(Bredin)才在记述德雷福斯事件的《事件》(L'Affaire)一书中将其公之于世。
毕竟,德意两国武官间的来往书信,乃是德雷福斯事件的重要背景板之一,整个事件的起源,便是法军情报部门利用窥探信件的相同手法,在废纸中查出有人向德国武官出卖法军炮兵机密。
信中自称亚历山德里娜(Alexandrine)的,乃是40出头的意大利驻法武官亚历山德罗·帕尼扎尔迪(Alessandro Panizzardi,1853-1928)少校,没错,就是下图这位晋升上校后已经快秃顶的大叔。他在信中还自称是“您忠诚的母军犬”,听起来着实是有辱国格军威。
自称马克西米利安娜(Maximilienne)的,则是虽比前者大三岁、看起来还稍微上相一些的德国驻法武官马克西米利安·冯·施瓦茨科彭(Maximilian von Schwarzkoppen,1850-1917)中校(1897年升为上校)。在他笔下,意大利武官帕尼扎尔迪成了一只“小红狗”。
可想而知,原来本着打探情报目的誊录、分析信件的法国情报人员在看到这情意绵绵、天雷滚滚的玩意儿之后,会是怎么一副地铁老人手机表情!
两座老房子着火,居然如此猛烈。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目测他们也会从目瞪口呆变成兴致勃勃。
以德雷福斯事件为背景的电影《我控诉》(J'accuse)里便安排了这么一个桥段,让新官上任的法军情报部门负责人皮卡尔(Picquart)中校好好体验了一把吃瓜群众感受,直接把嘴都笑歪了。
苍天呐!德国武官和意大利武官爱得死去活来啊!
当然,施瓦茨科彭和帕尼扎尔迪的私密信件里自然不会只有谈情说爱,当中也着实讲了不少正事。法军情报部门便借此窥探德、意军情交流状况,也的确颇有收获。
比如下面这封1894年10月的书信,就能让法军意识到德意两军正在交流他们手中的法军80、95毫米火炮射表,说明法军出现了泄密人员:
我向您提供一份80毫米和95毫米加农炮的旧射表副本。一切听候您吩咐。日安,填充者。
但如此炽烈的狗粮副产品,还是着实令人惊愕。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