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踏甘肃地之十二 张掖篇之十 大佛寺(2)

参观大佛殿后,再往后走是藏经阁,青瓦覆面,琉璃饰边,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五间,高21.3米,进深10.5米,坐东朝西,单檐歇山寺,抬梁式构架。整体建筑是原文庙大成殿迁到这里的,这个地方原是大佛寺万圣庙旧址。(大佛寺里有很多外迁文物,如陕西会馆及钟楼、鼓楼、牌楼,原行台旧署、明肃王府大门 ,原提督军门署二堂,原二郎庙清源殿等,不能不说张掖市这些古建筑遭到人为的破坏,是历史文化名城张掖永远的遗憾和疼)。

这个藏经阁,现在是佛教经籍陈列厅,分为张掖金经、经柜梵夹、御赐北藏、士万刻佛经四个单元。这里所藏及展亍文物有唐人手书《妙法莲华经》,明永乐《佛曲》,明正统《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简称北藏),金泥手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一大批经卷,多为国宝级文物。

国宝级文物《北藏》,是迄今为止在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初刻初印本。明朝正统六年(1441年),御赐《北藏》首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由钦差讲经兼赐宝藏的的圆融显密宗师道深运至张掖。之后陕西甘肃等处钦差王贵地方名士,以《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为蓝本,取绀青纸为质,以金、银书写绘画,成600卷金银经。经书序言为用金泥书写,凡“佛”、“菩萨”、“世尊”、“菩萨摩柯萨”等尊谓,皆用金江心加以重描,并于每函卷首扉页绘制精美的金线曼陀罗画一幅。

金银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三十函,每函五本,每本两卷,合为十卷。其书法结体周正,字体清雅俊美。尤其是卷首曼陀罗画显兼顾,佛道相杂,人物精丽,线条柔美,透射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金银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充满经久不褪、华美庄严的金粉之气。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五月,甘州左卫僧纲如松,署寺督纲藏卜省吉号召当地信教官吏和群众,以金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为范本,捐资助造金书五大部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般涅槃经》、《大方便佛报恩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五大部佛经书均为折装本,现存126卷。经文正楷字书写,其中“佛”、“菩萨”均用金粉书写,其它文用银粉书写。珍藏在大佛寺珍宝馆一一水陆堂。

大佛寺在此馆展示出的这些国宝级经书,绝非“佛法无边”,而倾注了历代护经人的心血与智慧。

面对明清以来战乱兵燹,外国人的利诱,地方军阀的威迫,张掖僧众一次次转移经书,想方设法保护这批佛教经典,甚至不惜以付生命为代价。

1941年,军阀马步芬部队进驻大佛寺前,佛寺主持妙显和尚把这些经籍分装12个经橱中,封存于法堂夹墙之内。十年浩劫中,佛经知情者本觉(当地人称姚尼姑)被当作“牛鬼蛇神”屡屡遭批斗,尽管尝尽人间苦辛,受尽皮肉折磨,没有透露一字半句,凭着坚贞的信念和使命,孤苦伶仃靠乞讨惨淡度日,苟全性命。后因破墙起火固守经书被烧死,完整保护12橱佛经。死时慈祥宁静,面带微笑,为完成神圣的使命而倍感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4

标签:旅游   张掖   甘肃   波罗蜜   佛经   经书   大佛   文物   经籍   佛教   钦差   菩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