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这两个名字会放在一起,就像是把二锅头倒进了奶茶里,味道怎么想怎么不对劲。
前两天看到杨坤签约乐华的消息,我第一反应是手机坏了,或者是哪个营销号在乱写。毕竟一个是嗓音沙哑、满脸胡茬的硬汉老歌手,一个是专门生产漂亮小男生小女生的偶像工厂。

这事儿挂在热搜上,底下评论全是问号。大家怎么也想不通,这俩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聊合同是个什么画面,感觉中间隔着好几代人的代沟。
杨坤是谁啊,那是唱着《无所谓》踩烟头的男人,是多少人去KTV必点的“苦情大叔”。他在这个圈子混了几十年,靠的是实打实的嗓子和那些传唱度极高的老歌。

再看看乐华,杜华女士一手打造的流量帝国。这公司出来的艺人,王一博、程潇、韩庚,哪个不是皮肤白净、妆容精致,跳起舞来头发丝都会发光。
大家对乐华的印象太固定了,觉得这就是个靠脸吃饭的地方。这里的孩子也是不容易,从小练习唱跳,为了在舞台上那几分钟拼了命,主要受众也是那一帮追星的小年轻。

所以杨坤这一脚跨进去,显得格格不入。有人开玩笑说,难道杨坤要去学跳舞了?还是要搞个什么“中年练习生”选秀?这画面太美简直不敢看。
其实咱们都把事情想简单了,也把杜华想简单了。这几年乐华的日子其实也没那么安稳,虽然手里握着王一博这张王炸,但也不能只靠这一个人吃饭。

之前网上传王一博要走,乐华的股价就跟坐过山车一样。虽然后来官方发了声明,说王一博续约了,大家心里的石头才落地,但这事儿也给杜华提了个醒。
光靠流量是不行的,流量这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公司想要站得稳,还得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得有在专业领域镇得住场子的人。

我看了一下乐华最近的动静,他们其实一直想转型。杜华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公司要搞“音乐+影视”两条腿走路,不能只做偶像。
签下杨坤,就是为了补上“音乐专业性”这块短板。现在的乐坛,能唱的好苗子不少,但真能像杨坤这样有国民度、有代表作的“老炮儿”可不多。

对于杨坤来说,这更不是什么糊涂决定。你以为他真的只是为了找个地儿发歌吗?他看中的是乐华手里那帮年轻人的关注度。
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天天守着老歌榜听歌?杨坤这几年其实挺努力的,你看他参加那些综艺,跟毛不易、单依纯这些小年轻合作,玩得挺开。

他不想被时代抛下,他想让现在的00后甚至10后也能听到他的歌。乐华最擅长的就是搞营销、做包装,这正是杨坤现在最缺的东西。
这就像是两个遇到瓶颈的人凑在了一起。一个有钱有流量但缺底蕴,一个有实力有资历但缺新观众。两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咱们也没必要替杨坤担心会不会被改造成“偶像”。他都这个岁数了,心里门儿清。他去乐华,大概率是去做音乐总监或者独立厂牌的老大,带着一帮小孩玩音乐。
这事儿倒是给咱们提了个醒。不管你以前多牛,到了新环境、新时代,都得学会借力。连杨坤都愿意放下身段去拥抱流量,咱们普通人要是遇到职业瓶颈,是不是也该换个思路,别老守着自己那点老规矩不放。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