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父亲(一)
——父亲一周年祭
父亲一周年祭日一天天临近,我却因中考阅卷而无法请假,如期返回老家祭奠父亲,白天阅卷繁忙,无暇他顾。晚间疲累,一个人躺在床上,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涌上心头,对父亲的愧疚之感漫过心田。思念和愧疚交织纠缠在一起,让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在愧疚和思念的晚间,我只能借温情的文字来祭奠父亲在天之灵!
古人云: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去世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古人说的这句话的深刻情感含义。
父亲82岁高寿去世,他的一生,是充满磨难的一生。在漫长的一生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在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父亲基本是缺位的。父亲是老家当地的国营煤矿工人,工作地点距离老家村子百十公里。一年到头,父亲回家的时间很短,我能见到父亲的机会很少。从纯粹父子情感纽带建立来讲,幼年时期父子情感纽带是很松散的,对父亲的印象自然淡漠一些。
现在回想起来,和父亲单独相处时间最长的,是有一年的暑假。那年暑假,二姐生孩子,母亲去照料,家里就剩我和父亲二人。我都是近成年的人了,一日三餐依然是父亲在忙乎。我专心读书和练习毛笔字。那是我一生中和父亲单独相处最长的一段温馨时光。几十天时间里,父亲每日不厌其烦地给我做好一日三餐,有空了就和我简单的聊聊天。
父亲从来不过问我的学习情况。唯一的一次,是我考上大学后,父亲亲自送我去大学入学报到。第一年送二哥上大学,第二年送我上大学。25年前,在老家村子里,我哥俩上大学,是我们村破天荒的大喜事,是我们老童家光宗耀祖的事。那应该是父亲一生中最荣耀的事情了。
但是,父亲表现的很平静。安排妥当之后,父亲返家。临走前,父亲也没说什么话,我送父亲到火车站,进站前,和父亲合影留念。那是人生中第一次和父亲合影留念。那张照片弥足珍贵,我应该有保存着吧。如果没了,我的罪过大矣!
大学时代,我过得很清苦。自幼家贫,父亲独自一人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人。大姐二姐大哥成婚后,父亲内退回到家里,一个月很低的工资,供养不了我和二哥的大学费用,于是,父亲和母亲在六十左右的年纪,硬是通过夏种西瓜秋种玉米等经济作物,来增加额外收入。其中辛苦只有做过农活的人才能真切体会。尤其父亲离开农村几十年,退休后,一切从头做起。
大学三年,父亲只给我写过一封信。那是我大学第一学期,自己耽于兴奋,竟然忘记了及时给父亲写信告知平安。父亲担心不已,来信问询生活事宜。我才知道自己的不孝。后来,我就比较注意点了。总之,写信还是较少。现在想来,年青无知,孝心不够啊!
哥俩上大学的那几年,应该是父亲最窘迫的时候。当时大姐家因事让父亲借了高利贷给大姐夫买手扶拖拉机用。大姐夫不成器,父亲承受了高利贷全部的责任。当时,父亲的内退工资很低,父亲想尽一切办法,累死累活的拼命干农活,增加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计。而那时的我,并不知道内情。父亲从来没有在儿子们面前说过一个字。为了让我哥俩安心读书,父亲告诫母亲,不准在儿子面前说钱的事。
大学毕业,最煎熬的时候过去了,和母亲唠嗑的时候,母亲才零星说了几句。我才知道了更多的事。母亲解释说:“他不让我给你哥俩说这些,他说给你俩说了也没用,只会增加儿子的负担。”现在的我,也是俩儿子的父亲了,才深刻理解做父亲的不易。只是,我还没能尽微薄孝心,父亲大人已经和我阴阳两隔,我只能用思念的心堆成虚无的孝心,怀念父亲大人!
这些零零散散的点滴记忆串联起来,父亲在我的心里,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生活中的所有艰难,一个人扛着,从来不抱怨不牢骚,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我没听到过父亲哪怕一个字的唉声叹气。这是我终生要向父亲大人学习的地方!
也是我想要呈现出来的平凡而伟大的父亲的丰富形象里的第一个形象。
收录20200725旧作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