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人分6亿!千亿游戏王狂撒奖金,财务造假前科能否洗白?

千亿游戏王的6亿豪赌:当27人分走奖金池时,谁在为资本泡沫买单?

2025年9月,A股游戏圈炸开一则魔幻新闻:市值1400亿的世纪华通,给27名员工发放了6亿元奖金。人均2222万的数字刺痛了无数打工人的眼睛,更让人疑惑的是:这家三年前因财务造假被ST、靠一款游戏逆转命运的公司,真的站在“无尽冬日”后的暖阳里了吗?当《无尽冬日》的全球流水冲破28亿美元,当《传奇》IP的版权纠纷仍在消耗利润,这场千亿市值与6亿奖金的狂欢,究竟是游戏工业的造富神话,还是资本操盘手的又一场豪赌?

一、28亿美元爆款撑起的千亿市值:SLG赛道的蜜糖与毒药

世纪华通的2025年中报像一份精心包装的礼物:营收172亿,同比暴涨85.5%;净利润26.56亿,增幅129%。撑起这份业绩的,是点点互动研发的《无尽冬日》——这款2023年2月就在海外上线的SLG游戏,直到今年才在国内引爆市场,全球累计收入突破28亿美元,相当于每天进账4000万。

但拆解这份“蜜糖”,却能尝到浓烈的苦涩。SLG赛道的逻辑早已被行业摸透:用轻度休闲玩法吸引泛用户,靠“大R玩家”(高额付费用户)贡献核心流水。《无尽冬日》的成功,本质是把“生存建造”的外壳套在了传统SLG的骨架上——玩家在冰天雪地里收集资源、升级基地,看似是休闲游戏,实则仍是“充值加速发育”的老套路。这种“SLG+”的模式被点点互动玩到极致:先用海外市场验证玩法,再“出口转内销”收割国内用户,仅2025年上半年,其境外收入就高达89.58亿,超过A股所有同行。

然而,爆款的生命周期往往比想象中短暂。当《无尽冬日》的全球收入突破28亿美元时,赛道上已经挤满了“模仿者”:两款“无尽冬日like”游戏营收破亿,上百款竞品在应用商店厮杀。SLG玩家的注意力是有限的,2023年国内SLG市场用户规模同比下降7.3%,单个“大R”玩家的年均消费从2019年的12万跌至2025年的8.6万。更致命的是获客成本:当一款SLG游戏的核心粉丝超过100万后,泛用户的接受度会断崖式下跌,买量价格从最初的10元/人飙升至50元/人。世纪华通上半年销售费用暴涨120%至65.64亿,正是这场“流量绞杀战”的直接写照。

二、传奇IP的14年版权战争:从日入千万到利润黑洞

如果说点点互动是世纪华通的“救命稻草”,那么盛趣游戏就是它背在身上的“定时炸弹”。2019年,世纪华通以298亿天价收购盛趣游戏(原盛大游戏),看中的正是《传奇》这个“千亿IP”——2001年,这款游戏创下日入千万的神话,至今仍有超过2000万老玩家。但世纪华通没算到,这场收购附赠的,是一场持续14年的版权官司。

故事要从2001年说起:盛大以30万美元从韩国Actoz公司买下《Legend of Mir2》的代理权,改名《热血传奇》后爆火。但这款游戏的实际开发者,是Actoz前员工成立的娱美德公司,两家韩企共享著作权。随着手游时代到来,娱美德突然翻脸:“我们只卖了PC版权,手游、页游版权另算!”此后14年,双方在中韩两国打了23场官司,世纪华通接手盛趣后,更是陷入“维权-败诉-再维权”的死循环。2024年,韩国法院判决世纪华通侵权,赔偿娱美德1.2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净利润的15%。

更可怕的是“传奇”IP的贬值。为了避开版权纠纷,世纪华通只能靠“换皮”维持流水:《传奇世界》《热血合击》《传奇霸业》……这些游戏本质是同一套玩法,靠买量广告轰炸中老年玩家。2025年上半年,盛趣游戏营收同比下滑12%,毛利率从78%跌至65%,昔日的“利润基石”正在变成“烧钱机器”。

三、6亿奖金背后的资本幻术:从财务造假到市值游戏

“27人分6亿”的新闻,让世纪华通的“资本玩家”面目暴露无遗。这笔钱来自2022年的员工持股计划,当时股价仅8.3元/股,如今涨至19.3元/股,27名核心员工账面浮盈超3亿。但很少有人记得:2023年,世纪华通因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结果显示其2020年虚增利润7.1亿,股价暴跌60%,变身“ST华通”。

这场“造假-暴涨-分红”的戏码,本质是一场精准的市值管理。2023年《无尽冬日》海外爆火后,世纪华通立刻启动“AI降本”概念:宣布用AI生成美术素材、优化买量算法,研发费用中“AI投入”占比达40%。但财报显示,其AI相关收入不足1亿,所谓“效率提升60%”更像是自说自话。真正让股价翻倍的,是点点互动的“出口转内销”策略——把海外验证过的《无尽冬日》搬回国内,靠“冰雪生存”的新题材收割一波流量红利。


但流量红利总有尽头。当《无尽冬日》的国内流水从月均8亿跌至5亿,当SLG赛道的获客成本突破百元,世纪华通的千亿市值还能撑多久?2025年中报显示,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仅12.3亿,同比下降23%,65亿的销售费用已经超过净利润。这种“借钱买量、靠股价套现”的模式,与2015年那些爆雷的手游公司何其相似?

四、游戏行业的冰与火:谁在制造泡沫,谁在坚守实业

世纪华通的故事,是整个游戏行业的缩影。一边是《原神》《崩坏:星穹铁道》靠自研技术打开全球市场,一边是无数公司靠“换皮SLG”“传奇买量”赚快钱;一边是米哈游、鹰角等公司把70%收入投入研发,一边是世纪华通们把65亿砸进买量、给员工发6亿奖金。

更讽刺的是,当世纪华通的员工拿着千万奖金时,无数中小游戏团队正在倒闭。2025年上半年,国内注销游戏公司超1.2万家,平均每天有66家关门。这些团队中,不乏像《太吾绘卷》《黑神话:悟空》这样的创新者,但他们没有资本撑腰,只能在“流量霸权”下艰难求生。

结语:当潮水退去,谁在裸泳?

世纪华通的千亿市值,本质是一场建立在SLG爆款、传奇IP和资本运作上的“空中楼阁”。《无尽冬日》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3年,传奇IP的版权纠纷看不到终点,AI降本更像是镜花水月。6亿奖金的狂欢过后,留给股民的可能是又一个“财务造假”的深坑。

游戏行业从来不缺神话,但真正的传奇,应该是《塞尔达传说》那样用十年打磨一款神作,是《王者荣耀》用五年建立电竞生态,而不是靠财务造假、流量买量、版权碰瓷堆砌的虚假繁荣。当资本的潮水退去,我们终会看清:谁在认真造船,谁在泡沫上跳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游戏   前科   奖金   财务   世纪   冬日   市值   传奇   版权   玩家   赛道   资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