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断供19天迎反转,中国恢复供货却改了规则,人民币成关键牌?

就在19天前,因荷兰政府借美国“穿透规则”干预安世半导体事务,中国果断发起反制,切断关键供应链。

10月24日,安世中国突然宣布恢复供货的公告,更是让这场跨国博弈迎来戏剧性转折,供货只对内,结算全用人民币。

荷兰错判局势:抢了“控制权”却卡了产业链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藏在美国9月29日抛出的所谓“穿透规则”,根据该规则,美国要求盟友对涉及“敏感技术”的中资企业加强管控。

荷兰政府随即跟进,以“防止知识产权转移”为由,对安世半导体发起行政干预,更换高层管理人员、冻结中国区部分系统权限,甚至传出停发中国员工薪资的消息。

荷兰政府打的算盘很明确,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汽车芯片领域的“隐形冠军”,其德国工厂负责芯片制造,中国基地承担封装测试环节,掌控企业管理权就能卡住全球供应链的咽喉。

卡雷曼斯起初信心满满,对外宣称“荷方行动完全基于国家安全考量”,却没料到中国早已握住产业链的核心命脉。

中国商务部率先出手,发布针对性禁令,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及其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组件。

这记反制精准击中要害,全球80%的安世汽车芯片都要在中国完成封装测试,失去中国环节的支撑,德国工厂生产的裸片瞬间变成“无用半成品”。

短短几天,安世半导体位于德国多特蒙德的工厂就陷入停滞,更让荷兰政府坐不住的是,全球车企的抗议浪潮接踵而至。

中方反转出牌:恢复供货但立新规

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发声,字里行间都透着中方的强硬立场,直接改写了游戏规则。

其中就直接表明荷兰总部的相关决定在中国境内不具备法律效力,并且还恢复了张秋明的职务身份,这一表态相当于直接否定了荷兰政府的干预行为,给全球跨国企业敲响警钟。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全面推行人民币结算,声明中明确要求,所有国内订单必须以人民币计价支付,且分销商向下游商户传导时需同步执行该标准。

要知道,此前全球半导体交易长期以美元为主导,安世中国每年的销售额均通过美元结算,此次切换货币堪称行业“地震”。

人民币结算能帮国内车企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因为过去美元结算时,汇率每波动1%就可能造成数百万成本差异。

这场看似围绕芯片供应的博弈,实则是全球产业链话语权与货币主导权的双重较量,荷兰政府的失算,恰恰暴露了西方在高端制造领域的“虚假优势”。

从产业链来看,中国早已不是单纯的“加工车间”,而人民币结算的推行,则是产业链话语权向金融领域的延伸。

近年来,美国多次利用美元霸权打压中企,在半导体领域强制要求“美元结算+美企代理”,导致不少中企因汇率波动和制裁风险蒙受损失。

或许此次安世中国强行切换结算货币,不仅为国内企业减负,更打开了人民币进入高新科技领域的突破口。

回顾这场持续19天的供应链博弈,结局其实早已写定,荷兰政府试图在美国的胁迫下,用政治手段干预市场规律,最终却引火烧身。

而中国通过精准反制,既守住了本土供应链安全,又推动了货币国际化,展现了“以产业实力破局”的硬实力。

对全球车企而言,这场风波也敲响了警钟,过度依赖单一国家的供应链,或将企业管理权政治化,最终只会付出惨痛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财经   中国   规则   人民币   关键   荷兰   半导体   全球   产业链   政府   美国   反制   领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