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滇池之畔,咖啡的馥郁香气与轻柔湖风完美交织。在2025年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上,有一群特殊的“学员”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他们并非咖啡爱好者,而是来自由昆明市委组织部主办的领导干部“精培优育”工程文旅产业专业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的实训学员,是带着问题来取经的文旅干部。
这场弥漫着咖啡香的“实战课”,正悄然刷新着他们对文旅产业发展的认知。
图源:昆明滇池度假区党群工作部
寻得政府与市场的“黄金比例”
“有不少企业在电话联系中主动预约明年展位的情况让我很惊喜。”五华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纯然此次褪去了“旁观者”的身份,化身为一名“实训学员”和“招商专员”,一头扎进热闹的人潮之中。在与咖啡店主、赞助品牌等进行“零距离”对话中,亲身深入体验了一场咖啡杯里的产业转型之旅。
漫步在滇池绿道两侧,超百辆咖啡车依次排开,宛如一条独特的风景线。近距离观察这些各具特色的商铺运营,排着长队等待品尝的创意特调咖啡、巧妙融入民族元素的精美咖啡器具、精准定位年轻社群的时尚快闪体验……每一个细节都闪耀着市场主体的智慧与创造力。“去年咖啡文化嘉年华以政府主导为主,今年则依靠招商和赞助唱主角,这一转变体现了文旅IP的市场化发展。”张纯然在这其中品出了发展的门道,正如冲咖啡需要讲究水粉比例一样,政府和市场也需要找到最佳的配比,尤其是对于成熟的文旅IP项目,干部应该当好“店小二”,简化审批做减法,倾听诉求做加法,助力项目可持续发展。
图源:昆明滇池度假区党群工作部
解锁细节里的“隐形配方”
“当身处人挤人的热闹场景中,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看不见的保障’。”作为一名常年扎根游客服务一线的文旅干部,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旅游服务处处长刘春波全程参与了这次咖啡节从场地布置到交通保障的筹备与执行工作。
安全是底线,交通是动脉。游客进不来、散不开,再香的咖啡也留不住。从场地动线的毫米级精细规划,到客流高峰的实时精准调度,再到接驳大巴的合理动线安排、旅游观光车的有效引导、周边停车场的科学规划,这些看似“小题大做”的细节打磨,实则是活动成功的关键所在,共同编织起一张保障2025滇池国际咖啡文化嘉年华顺利运转的安全交通大网。这也让刘春波深刻领悟到,像石林这样的老牌景区要实现革新,就也得把这些“基础功夫”做扎实。
调制讲好故事的“爆款特调”
“文旅宣传并非简单地发布通告,而是一项覆盖前中后期的全链条工作。”作为长期从事政府宣传工作的干部,富民县散旦镇宣传委员张玲霞此次实训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联络协调各类媒体资源。
通过接触全流程的市场化宣发,她深刻体会到了市场化宣传推广的显著优势。“过去,我们的宣传形式单一,宣传效果也难以进行量化评估。而如今,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以市场化的方式讲好城市故事,才能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滇池边这场别具一格的“实战课”,正是昆明市领导干部“精培优育”工程的生动实践。文旅干部们走出办公室,来到咖啡车前,从审批者转变为体验者,他们在氤氲咖啡香中探寻文旅发展新思路,为滇池黄金岸线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描绘着崭新蓝图。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