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开始松动,真急了

周末,一条重磅消息又炸开锅,美国信用被降级了。

5月16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级Aaa下调至Aa1。

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失去了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满分评价。此前,标普在2011年、惠誉在2023年就已分别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

穆迪此次降级的理由直截了当,直指美国日益膨胀的预算赤字,他们预计联邦赤字将从2024年占GDP的6.4%扩大至2035年的近9%,主要由债务利息支付增加、福利支出上升以及相对较低的税收所驱动。到2035年,美国联邦债务负担预计达到GDP的134%。

简单来说就是:钱借太多,要还不上了!

这就是美国目前的处境——

即使美国凭借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深厚的资本市场,在比差的世界里仍然是相对优质的资产,可是全球央行和投资者对它的信仰显然开始松动了。

最鲜明的一点便是全球央行们狂买黄金,这也是近两年金价狂奔的重要因素。

全球黄金储备大幅上升,而美国的黄金储备占比则从53%下降到20%。

还有被奉为全球最安全资产的美债,近百年来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安全性。

而如今,这块金字招牌正在褪色,大家对它的还款能力提出质疑。

像我们央妈近几年一直注重外储的多元化配置,3月份继续减持了276亿长期美债,这使得中国变为美债的第三大债主。

英国慢慢地爬到第二位,20多年来首次高于中国。

信用评级被穆迪下调后,今天早盘,美国市场再次出现了小型的股债汇三杀现象,纳指、标普期货都已经跌超1%,30年国债收益率升至5%。

虽然比不上2011年标普的第一次下调,虽然美国财长“不以为然”地说“谁在乎呢”,但实际上真急了,因为信心的动摇是釜底抽薪的。

这些年,我们在国内就经历了两次“信仰的崩塌”。

前几年,白酒股曾被视为A股门面担当,特别是高端白酒,被奉为价值投资的典范。大家对其高增长和高利润的信仰根深蒂固。

可2024年的情况如何?申万白酒指数下跌13%,20家上市酒企中仅1家股价上涨,舍得酒业、泸州老窖等跌幅超25%。

连茅台也不再神气。

今年的股东大会,往年可购买的“平价飞天”福利取消,伴手礼从酒品变为笔记本套装。

昨晚的招待晚宴改成了自助餐,第一次没有在晚宴上喝到茅台酒,只准备了蓝莓汁。

甚至周末,政策层面要求,公务接待不上酒,高端白酒的重要消费场景大幅萎缩。

再加上这几年,房地产、大基建和金融等传统消费群体受宏观经济冲击,钱包变瘪了,自然喝不起高价酒。

今天,受消息面影响,白酒行业继续下跌超2%,跟医药一样,看不到拐点。

房产的神话应该更是每一个人感同身受。

“京沪永远涨”曾经是多么响亮的口号,如今听不到的了。今天一早公布的70城住宅价格数据,各线城市二手房总体降幅收窄,一线城市的环比转降。

很多人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原来房子也会亏钱,而且可能比股票亏更多年。

如今“房住不炒”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住房回归居住属性,投资属性被大幅削弱。

美债、白酒和房地产,这三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首先,他们都曾被赋予了超出实际价值的神话:美债被视为“无风险资产”,白酒被视为“业绩长青树”,房产被视为“只涨不跌的资产”。

其次,三者都依赖特定的增长逻辑:美债依赖美国的强大经济和政治稳定,白酒依赖于特定消费场景和文化底蕴,房产依赖城市化进程和人口红利。

如今,都面临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

美债受财政恶化和政治极化影响,白酒受政策调控和消费降级冲击,房产受人口结构变化和经济下行压力。

我们都知道,信仰崩塌并非一夜之间。

这就像一个人的健康,不会因为一顿暴饮暴食而立刻垮掉,但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终会导致身体崩溃。投资市场的信仰也是如此,它们的崩塌都有长期积累的内在逻辑。

在投资中没有“永远”,只有周期和变化。当所有人都认为某个资产“只涨不跌”时,往往就是风险积累的高峰。

“信仰”在投资市场上往往意味着非理性,而非理性终将会为此买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0

标签:财经   美国   白酒   资产   信用   房产   全球   大幅   赤字   央行   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