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语言迟缓的孩子,都是零语言,一个字都不会说。分享一个进阶式的干预计划,一共5步,每一步都是干货。
1、仿说:打开沟通的第一扇门
干预原则
仿说是建立沟通关系的基石。对于零语言的孩子,他们往往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意识。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模仿孩子的话语,与他们建立初步的沟通联系。记住,模仿不仅是孩子模仿我们,我们也要模仿孩子,这样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技巧讲解
从日常生活入手:比如,当孩子发出“啊啊”的声音时,我们可以模仿他们的声音,回应“啊啊,宝宝想说什么呀?”这样的互动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乐趣。
重复与强化:当孩子尝试说出某个词时,比如“妈妈”,我们可以重复这个词,并加上一些简单的句子,如“对,宝宝说妈妈,妈妈在这里。”
如何提升、衔接
一旦孩子开始模仿我们的声音,我们就可以逐渐引入更复杂的词汇和句子,让孩子在模仿的过程中习得更多的语言形式。
2、扩展:让语言更丰富
干预原则
扩展是在孩子说出有限话语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和重述,使孩子的语言更加精熟和完整。这一步的关键是帮助孩子学会更多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技巧讲解
抓住日常机会:比如,当孩子指着鞋子说“妈妈鞋”时,我们可以扩展为“对,宝宝想让妈妈穿鞋。”
逐步增加难度:随着孩子的进步,我们可以逐渐扩展句子的长度和复杂度,比如“妈妈要穿红色的鞋子去上班。”
如何提升、衔接
在扩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模仿我们的句子,从而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语言能力。可以结合动作和表情,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含义。
3、延伸:拓展语言的语义网络
干预原则
延伸是在孩子能够复述完整话语后,通过添加语义相关的信息,让孩子接收更多的语言讯息。这一步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建立更广泛的语言网络。
技巧讲解
结合情境:以“妈妈穿鞋”为例,我们可以在孩子说出这句话后,加以评论,“是的,妈妈要穿鞋,因为妈妈要去外面工作了。”
引导思考:我们可以问孩子,“妈妈穿鞋去哪里呢?”引导孩子思考并回答,从而拓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如何提升、衔接
延伸可以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通过延伸,学会更多的词汇和句型,为下一步的组合与分解打下基础。
4、组合与分解:构建语言的积木
干预原则
组合与分解是通过将语言分解成更小的片段,再构建成句子,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这一步的关键是让孩子学会如何灵活地组合和分解语言。
技巧讲解
分解练习:以“妈妈穿鞋”为例,我们可以先让孩子说出“妈妈”,再说出“穿鞋”,最后将两者组合起来。
组合游戏:我们可以和孩子玩一些组合句子的游戏,比如“我说‘妈妈’,你说‘穿鞋’,然后我们一起说‘妈妈穿鞋’。”
如何提升、衔接
组合与分解可以与仿说、扩展和延伸相结合,让孩子在多种语言活动中不断练习和提升。
5、改编:让语言更多变
干预原则
改编是通过改变句型但保留意义的方式,让孩子学会不同类型的句子。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如何灵活运用语言,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
技巧讲解
句型转换:以“妈妈穿鞋”为例,我们可以将其改编为疑问句“妈妈要穿鞋吗?”或者否定句“妈妈不穿鞋。”
情境模拟: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模拟不同的情境,比如去公园、买东西等,让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会使用不同的句型。
如何提升、衔接
改编可以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如何灵活运用语言。学会更复杂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从零语言开始,通过仿说、扩展、延伸、组合与分解、改编这五步进阶式干预,我们可以帮助孩子逐步建立沟通关系,学会开口讲话。
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联系阳光语言专家团队,获取一对一评估与定制方案,让孩子的发展不留遗憾!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