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行业,西贝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
它从1988年创立至今,历经多年打拼,已拥有近400家门店。
在旁人眼中,这无疑是国内连锁餐饮的头部企业。
而其背后有一个数字,更是引发众人关注,高达20亿的储值金。
西贝是如何积累起这笔巨额储值金的呢?
巨额储值金的崛起
这要从它的经营策略说起。
西贝致力于打造家庭情绪和儿童友好型餐厅。
店内设置了大量儿童椅,摆放着玩具,还有专门的儿童菜单,这些举措吸引了众多带孩子的家庭前来就餐。
2024年,西贝儿童餐的销量惊人,卖出了超过2000万份,儿童客流达到640万人次,相关业务收入在几年内更是暴增了415%。
靠着这样的情感绑定,消费者对西贝产生了较高的信任度。
即便西贝的菜品价格偏高,比如一个馒头售价21元,一份豆腐汤标价69元,消费者也愿意买单,因为他们觉得西贝代表着高品质与现做现炒。
这种信任逐渐转化为实际的消费行为,储值卡模式应运而生。
消费者纷纷往储值卡里充值,日积月累,西贝的储值金数额越来越庞大,最终达到了20亿之多。
营收背后的成本结构
有了巨额储值金的支撑,西贝在财务上具备了一定优势,这也反映在它的营收数据上。
2023年,西贝公布的业绩显示,其整体营收超62亿元,全年接待顾客达3766万人次,这样的成绩在餐饮行业相当亮眼。
然而,在这辉煌营收的背后,成本结构的问题却逐渐浮出水面。
西贝董事长贾国龙曾公开表示,西贝的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占比约为30%。
但这看似合理的占比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疑问,在餐饮行业,食材成本通常是较大的开支项,一般情况下,优质的食材采购成本往往会更高。
但西贝在宣称自己选材严苛的同时,食材采购占比却仅为30%,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食材的品质。
为了控制成本,西贝在食材采购与配送上采用了一些特殊方式。
以西贝的羊肉采购为例,门店负责人称,西贝的羊肉都是每年一次集中采购,之后冷冻发往全国门店。
信息来源:“几乎没人”!西贝客流断崖式减少,门店负责人:羊肉每年一次集采冷冻发往全国,我们不可能天天杀羊 极目新闻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不可能天天杀羊,并表示冷冻羊肉和新鲜羊肉一样。
但肉类的冷冻处理与蔬菜有着本质区别,蔬菜对保鲜要求极高,而西贝却将这种冷冻模式滥用到了蔬菜采购上,这就为后续的问题埋下了隐患。
冷冻西兰花引发的信任危机
2025年9月,西贝后厨的一些问题被曝光,首当其冲的就是冷冻西兰花事件。
有媒体发现,西贝后厨的西兰花保质期长达24个月。
按照行业常识,绿叶蔬菜在冷链中的最佳保鲜期一般不超过30天,长时间冷冻会使蔬菜的营养和口感大打折扣。
西贝声称其儿童餐的有机西兰花来自甘肃的有机基地,使用零下18度的冷冻技术来保证营养不流失,且门店2-3天就会供应一次冻货,蔬菜每天到货。
但这一解释并未完全消除消费者的疑虑,毕竟如此长的保质期与人们对新鲜蔬菜的认知相差甚远。
这一事件瞬间引发了消费者对西贝食材品质的信任危机。
消费者一直信任西贝所宣传的高品质、新鲜食材,但冷冻西兰花事件让他们觉得自己被欺骗了。
曾经因为信任而购买的储值卡,此时也变得不那么可靠,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西贝的关系。
预制菜风波雪上加霜
冷冻西兰花事件还未平息,预制菜问题又接踵而至。
2025年9月11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信誓旦旦地否认西贝使用预制菜,甚至扬言要起诉相关质疑者。
可仅仅过了两天,9月13日,西贝就发布道歉信,承认有7道菜品是预制菜,并承诺在10月1日前完成整改。
这一前后矛盾的做法,让消费者更加愤怒。
意见领袖罗永浩也公开批评西贝“预制菜卖高价”,并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最终收集到了超过200条线索。
信息来源:评论丨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消费者在意的是“钱花得值不值” 红星新闻
西贝的一些菜品被曝光存在问题,比如海鲈鱼包装配料表显示含有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保质期长达18个月,这让消费者觉得其并非如宣传的那般新鲜。
还有肉夹馍肉馅是熟肉制品,这也被质疑属于预制菜范畴。
这些问题的曝光,使得西贝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受损,消费者对其信任度直线下降。
事件后续与行业反思
西贝的这些负面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让监管部门开始重视。
国家卫健委宣布《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这意味着整个餐饮行业,尤其是涉及预制菜的企业,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
对于西贝自身而言,此次风波对其经营产生了明显影响。
北京消协的数据显示,2024年关于餐饮预付费的投诉中,食材相关问题占比高达35%,相较于2022年增长了近一倍,其中西贝作为知名餐饮品牌,也受到了波及。
曾经门庭若市的西贝门店,部分地方排队现象消失,外卖订单量直接腰斩。
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纷纷表达自己的不满,味儿没变,心凉了这样的评论被广泛传播。
西贝原本拥有20亿的巨额储值金,这在正常情况下本可成为其发展的强大助力,用于提升供应链、培训员工、优化菜品品质等。
但如今,这笔储值金却成了一把双刃剑。
如果西贝不能妥善解决此次信任危机,消费者很可能会选择不再充值,甚至要求退卡,这将对西贝的资金链和经营产生巨大冲击。
从行业角度来看,西贝事件给整个餐饮行业敲响了警钟。
餐饮企业不能只追求营收数字和储值金规模,而忽视了餐饮的根本,食材新鲜、卫生放心。
只有真正把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用心经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否则,即便曾经辉煌一时,也可能因为一次信任危机而走向衰落。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