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佛哈滴:“兰州没有拉面,只有牛肉面”?

飞佛哈滴:“兰州没有拉面,只有牛肉面”?

秦玉龙/文

外地人一提起西北,脑子里立马蹦出一碗热气腾腾、红油浮面、萝卜清透、蒜苗翠绿的面——兰州拉面。可你要是真到了兰州,张口一句“老板,来碗拉面!”立马有人斜你一眼,操着浓重的兰州腔:“佛撒尼,我们懒州只有牛肉面,没有拉面!”语气里透着一股子倔劲儿。

兰州人认这个理:我们这儿从古到今只讲“牛肉面”,不叫“拉面”。可问题是全国都叫“兰州拉面”,连国家商标局都注册了“兰州牛肉拉面”六个大字的商标名称,咋滴了,你兰州人还绷着脸不认账嘛?

说句实在话,这碗面的灵魂,还真就在一个“拉”字上。你去店里看,拉面师傅两手抓面,一甩一抻,三拉两抖,面丝如发,唰唰下锅,那叫一个利索!这手艺,不是机器能出的,是手上功夫,是“拉”出来的艺术。叫“牛肉面”听着是实在,可跟全国那么多“牛肉面”撞名了。重庆小面配几片牛肉也叫牛肉面,湖北襄阳也有地道牛肉面,兰州这碗面的独特性,立马就稀释了。可要是叫“兰州拉面”,一听就晓得这面是手工拉的,是西北汉子的力气活,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讲究,是“毛细、细的、二细、韭叶、大宽”的老道,这才是特色。

老兰州人常说:“牛大!”那是对牛肉面的昵称,透着亲热。可“牛大”出不了兰州,外地人听不懂。而“兰州拉面”四个字,面馆开遍了全国各地,面香还飘洋过海到了东京、纽约、巴黎的街头。多少外国人,是通过一碗“Lanzhou Lamian”知道了中国有座城市叫兰州。

人说,拉面是青海人、临夏人、张家川人、平凉人开遍全国的,跟兰州人木有关系?没错,可要是没有他们往外推广,这碗面能有今天?兰州人嘴上不服气:“那是他们冒名!”可你细想一哈,若没有这股“冒名”之力,兰州的名,能借着这碗面传得这么远?这哪是冒名,分明是免费给兰州打广告哩!

清代诗人张澍写:“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你看,清朝兰州人就叫“拉面”了,而不是牛肉面。至于外地人吐槽兰州牛肉拉面里没牛肉,纯属鸡蛋里挑骨头,这碗面从来牛肉是配角,面才是主角。就像老婆饼里没老婆,夫妻肺片不带夫妻,张飞牛肉张飞没吃过一样,名字嘛,讲究的是意境和传播力。

2010年,“兰州牛肉拉面”正式注册为商标。2012年,举办了牛肉拉面节。政府还拿出真金白银奖励开连锁的牛肉拉面企业。连政府都认了这名字,兰州人还犟啥呢?


咱们不是要丢掉“牛肉面”的根,而是该学会“求同存异”。对内,你爱叫“牛大”叫“牛肉面”,咱自个儿圈子里想咋叫就咋叫。对外,还是统一打“兰州牛肉拉面”的牌子,把名声叫得更响,把产业做得更宽。何必为个名字,把路走窄了呢?

龙提辖提醒外地人,来兰州吃牛肉拉面,进店点面你也得懂行:“老板,下个二细,肉一份,蛋一个,小菜一份,辣子多些,蒜苗子多放点!”这才是一碗地道的“牛大”打开方式。面可免费加,但是要在下面之前喘一声,吃完了再加可不行。肉蛋菜另算钱,这叫“心里有数”。

说到底,一碗面,连着一座城的脾性。兰州人倔,像黄河水,九曲不回。可时代变了,光靠“傲娇”撑不起品牌。放下架子,不是认怂,是聪明。让“兰州牛肉拉面”这块金字招牌,堂堂正正挂出去,让全世界都晓得:这碗面,从兰州来,靠“拉”出名,凭“味”立足。

“惜不砝码”的兰州牛肉拉面,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神州第一面”,这个不服不行!

最后声明一哈,龙提辖是甘肃人,也爱咥牛肉面,便宜实惠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美食   兰州   牛肉面   拉面   牛肉   外地人   蒜苗   临夏   全国   平凉   襄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