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满床滚”,其实是向你发送3个信号,妈妈千万别嫌烦

姐妹们,你们是不是跟我一样,都有过这样的崩溃时刻:

好不容易把娃哄睡,刚想躺平追个剧,突然头发一紧,宝宝一把抓住了你的头发,一脚踢向你肚子。

半夜正做着美梦,突然一只小脚丫就踢到你脸上,瞬间清醒。

天快亮睁眼一看,孩子横在床中间,睡得那叫一个香,你却只能缩在床角瑟瑟发抖。

“为什么孩子睡觉总满床滚?”“会不会影响发育?”“怎么才能让他安静睡?”——这份焦虑,可能80%的妈妈都经历过。

姐妹们,你们知道吗?孩子夜里这么"折腾",可不是单纯的调皮捣蛋,其实是向你发送3个信号,千万别嫌烦!

一、孩子“满床滚”的3个真相

孩子睡觉“满床滚”,其实是这3个暖心信号,看完后,相信你再也不会责怪孩子了。

01. 不是睡相差,是身体发育的自然表现

我们可别误会孩子睡相不好,人家那是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全呢。

0到6岁的娃,大脑神经连接正处于高速建立期,就像一台停不下来的"高速发动机"。

白天他们接触了那么多新鲜事儿,跟小朋友打闹、看动画片、听我们说话,这些信息到了晚上还在大脑里"打转"。

所以啊,他们很难进入长时间的深睡眠,身体就会不自觉地翻来翻去。

这可不是故意捣乱,是身体发育的自然表现,我们的小宝贝正在悄悄长大呀。

02. 睡觉黏人,是在寻找安全感

不知道姐妹们发现没,孩子翻身的时候总是朝着咱们滚过来,不是搂着我们的手,就是压在胸口,要不就把小脚丫搭在我们身上。

别嫌烦,这是孩子在找安全感呢。

0 - 3岁的娃特别敏感,他们的小脑袋还分不清"妈妈离开一会儿"和"妈妈不要我了"有啥区别,只要我们不在视线里,心里就慌慌的。

到了晚上,这种不安感更强烈,所以即便睡着了,也要贴着妈妈,感受妈妈的体温和气息,这是他们最本能的安全感依赖。

当孩子滚到你身边,把脚搭在你腿上,甚至非要枕着你的胳膊——都是在确认:“妈妈还在,我就安心了。”

所以,你以为的"烦人动作",其实是孩子在说"妈妈,我害怕,我需要你"呀。

03.白天太兴奋,晚上接着"释放能量"

要是你家娃白天疯玩,从早跑到晚,那晚上可有的你受了。

玩得太疯、睡前看了刺激的动画片、情绪有波动,或者环境太吵太亮,这些都会让孩子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都可能变成夜间的“满床滚”。那不是调皮,而是孩子在说:“妈妈,我的情绪还没消化完……”

即便睡着了,身体也没学会放松,就会翻来覆去停不下来。咱们可别责怪孩子,他们只是还没学会自我调节呢。

二、孩子“满床滚”,我们怎么应对呢

孩子睡觉不老实,我们可别想着强行"管住"他们,关键是要读懂这些小动作背后的需求。

小书虫妈妈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应对方法。

① 给孩子建立睡前仪式感

每天固定一套睡前流程,让孩子的大脑知道"该睡觉啦"。

✅ 30 分钟前关掉电子屏幕
✅ 温水澡后擦香香、涂润肤乳,做个睡前按摩
✅ 坐在床头亲子共读绘本
✅ 轻轻拍拍后背说 “妈妈陪着你”

重复两周,娃就会形成 “睡眠生物钟”,
情绪跟着安定下来,翻滚自然变少。

② 给孩子一个"自由翻滚"的空间

孩子翻身、滚动其实是在调整姿势、释放压力,我们别老是阻止他们"别动"。不如给睡眠环境 “升级”:

➤ 铺一张大床垫,四周装上护栏,
让娃知道 “可以滚,但不会摔”;

➤ 准备柔软的安抚玩偶或小毯子,
让他们翻滚时有个 “抓手”;

➤ 穿透气的纱布睡衣,盖轻软的被子,
身体舒服了,动作自然就少啦!

姐妹们,其实那些让我们头疼的翻滚、踢打,都是孩子在用最本能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爱和依赖。珍惜这段时光吧,因为孩子长大的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9

标签:育儿   信号   妈妈   孩子   身体   大脑   晚上   自然   睡相   安全感   头发   睡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