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中国商飞集团在巴黎航展上公布了新一代大飞机模型,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这次展出编号不再是之前的CR929,而是改为了C929,这标志着俄罗斯退出了合研计划,不再参与中国的大飞机项目。
就在俄罗斯退出2年后,中国大飞机项目正逐渐驶入快车道,但俄方却为取消合作,正在付出代价。
拒绝合作中国C929后,俄罗斯大飞机项目彻底栽了跟头
2023年巴黎航展上,中国商飞展示的C929模型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大飞机的雄心,而曾经的合作伙伴俄罗斯却在两年后尝到了苦头。瑞士航空情报机构数据显示,俄罗斯2024年原计划交付15架自研商用大飞机,结果只造出1架,生产计划从171架暴跌到21架。这场惨败背后,是俄罗斯退出C929项目后遭遇的三重致命打击。
交付计划彻底崩盘,国产客机成了"纸面飞机"
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曾信誓旦旦宣称,要在2024年让MC-21客机批量飞向蓝天。这款被称为"俄版C919"的单通道客机,自2017年首飞后就一直问题不断。原本计划2026年开始交付的MC-21,如今连影子都看不见。更讽刺的是,俄罗斯另一款支线客机Superjet 100,2024年原计划生产108架,结果只造出7架,连零头都没完成。
这种生产能力的崩塌,直接暴露了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底子有多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航空产业链被割裂得七零八落,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以MC-21为例,其最初使用的普惠PW1400G发动机被西方断供后,俄罗斯被迫换上国产PD-14发动机,结果导致飞机超重近6吨,航程从6400公里缩水到不到2800公里,几乎成了"短腿鸡"。更要命的是,这款发动机至今未能通过适航认证,MC-21只能在俄罗斯国内小范围试飞,连进入欧盟市场的资格都没有。
产业链全线断裂,拆飞机零件成了无奈之举
西方制裁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把俄罗斯航空工业的血管一根根切断。俄罗斯国际航空公司的机库里,34架A320neo客机因为普惠发动机无法维修而停飞,占该机型总数的一半以上。为了维持现有机队运转,俄罗斯航空公司不得不干起"拆东墙补西墙"的勾当——把退役飞机的零件拆下来装到现役飞机上。莫斯科伏努科沃机场甚至出现过这样的奇观:多架波音737并排停着,有的机身被拆得只剩骨架,零件被运到其他飞机上"续命"。
这种"器官移植"式的维修方式,让俄罗斯民航事故率直线上升。2024年俄罗斯民航事故数量创下近六年新高,发动机故障和底盘问题占比超过一半。更严重的是,由于无法获得国际认证,俄罗斯机队中693架客机的适航证在短短八个月内减少了3%,相当于每天有一架飞机失去飞行资格。曾经雄心勃勃的"国产替代计划",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国际合作彻底流失,国产客机成了"孤岛"
俄罗斯退出C929项目时,或许没想到会失去这么多。中国商飞在2025年6月与法国赛峰集团、美国克瑞航空签署协议,为C929采购制动系统和舱门传感器,而俄罗斯的MC-21连一颗螺丝钉都得不到西方供应商的支持。更致命的是,俄罗斯国产客机因为缺乏国际认证,彻底被挡在欧盟市场之外。当中国C929开始与空客A350、波音787竞争时,俄罗斯的MC-21只能在国内航线"打转",连哈萨克斯坦这样的邻国都不愿采购。
这种孤立无援的处境,让俄罗斯航空工业陷入恶性循环。为了研发PD-35发动机,俄罗斯抽调了原本用于MC-21项目的资源,结果导致两款发动机都陷入停滞。反观中国,AEF-3500发动机的研发进度已经领先PD-35整整两代,C929预计2035年就能实现商业飞行。曾经的合作伙伴如今成了竞争对手,俄罗斯在大飞机领域的话语权正在消失殆尽。
这场惨败给俄罗斯上了深刻一课: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试图关起门来搞研发的做法都是自取灭亡。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