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入伏了,建议每天吃三颗,补气又强脑,味道鲜美,气血也旺盛!


“你是不是又没睡好?这眼皮都搭下来了。”刘阿姨一边择菜一边问,眼神扫了扫坐在沙发上的老伴。

“哎,昨晚又到两点多才睡着,脑子关都关不掉。”阿林苦笑着摇摇头。

“你啊,还是上火太重,心火旺,神就静不下来。我告诉你,最近我每天早上吃三颗桂圆,脑子清爽了不少,晚上也睡得更踏实。”刘阿姨得意地说道。

“桂圆?那不是甜得很嘛?还能养脑子?”

“对呀,不光补气血,老中医说了,入伏前后吃点桂圆,能养心、补脾、安心神。”

确实,到了入伏这段时间,湿热交蒸,人容易疲倦、没精神,甚至夜里也容易睡不好。

那是不是可以通过饮食调养一下?——吃三颗小小的桂圆,真有这么神奇?

一、桂圆虽小,作用却不少!入伏前吃它正合适

桂圆,又叫龙眼,是南方人家常备的滋补干果。中医认为,桂圆味甘、性温,入心、脾二经,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

每年三伏天前后,阳气最盛,但湿气也重,很多中老年人会出现“心气不足、脾虚乏力”的情况,比如说:

白天没精神、容易犯困;

夜里多梦、睡眠浅;

胃口差、饭吃着没味;

情绪也容易烦躁、焦虑。

这个时候,吃点桂圆正合适。

为什么?我们从中医角度来解释一下:


特别是中老年人,平时常感觉头昏脑胀、气短乏力的,一天吃上三颗桂圆,长期坚持下来,确实可能感受到精神状态的变化。

另外,女性朋友也特别适合——尤其是有贫血、气色差、手脚发凉等情况的,桂圆对调气血特别有帮助。

桂圆干泡水或者煮粥都可以,暖暖的,喝下去整个身子都觉得舒服。

二、桂圆虽好,但有三类人要慎吃!

不过要注意,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桂圆,特别是以下几类人群,吃多了反而可能伤身:

1.容易上火的人

桂圆性温,吃多了容易“火上加火”,比如有咽喉肿痛、口干舌燥、便秘、痘痘等情况的,就得控制量。

有些人一吃桂圆就感觉口舌生疮,那很可能就是热气太重了,不适合这类补品。

2.糖尿病患者

桂圆含糖量高,100克桂圆干中的糖含量可达到70%以上,属于“高糖”食物。

血糖控制不稳定的人,如果吃桂圆不加节制,很容易让血糖飙升。

3.脾胃湿热、舌苔厚腻的人

这类人本身就容易腹胀、食欲差,吃桂圆反而会让湿热更重,出现反酸、腹泻等消化问题。

中医讲“辨体质吃食物”,不是人人都能照着一个方子补。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吃最稳妥。

三、怎么吃才合适?每天三颗刚刚好!

从中医和营养的角度来说,每天吃3~5颗干桂圆最合适,既能起到补益作用,又不至于太燥热。

推荐吃法如下:

1.桂圆红枣茶

取3颗桂圆干+2颗红枣,热水泡一泡。早上泡上一杯,养气又安神,适合女性朋友。

2.桂圆小米粥

小米煮粥时放入几颗桂圆,不仅味道香甜,还有健脾养胃的作用,适合胃口不好的人。

3.桂圆炖蛋

老广最爱的一道甜品,桂圆加鸡蛋和点红糖蒸出来,安神又补血,睡前吃一小碗,舒服又助眠。

不过别空腹吃桂圆,最好饭后吃点,避免胃部不适。

还有,不建议天天吃不停,三伏天补一补可以,但一补就不停也不合适。建议“吃三天,停两天”,让身体有个缓冲,补得才更稳当。

总结一下

入伏前后,阳气最盛、身体最容易疲乏的时候,吃点桂圆是个不错的选择。

每天3颗,既能补气养血、也能养心安神。但别忘了,体质偏热、糖尿病人、脾胃湿重的朋友,要谨慎吃。

养生讲究适度、对症、因人而异。


来源:青岛广播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蓬莱融媒体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养生   补气   气血   鲜美   旺盛   味道   建议   桂圆   养心   适合   作用   脾胃   湿热   中医   合适   伏天   补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