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南,七连冠!村BA背后的乡村青年

7月28日晚,2025年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暨桂城街道男子篮球赛(以下简称“桂城百村篮球赛”)决赛举行。桂城是南海的中心城区所在地,有大量的新市民,同时保存了深厚的本土文化,代表城乡融合的典型形态。

该赛事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平衡了竞技性与群众性。赛场上既有985学霸与健身网红博主的实力碰撞,也有父子两代人的家风传承;既有运动员的飒爽英姿,也有街坊邻居摇扇呐喊的市井温情。这种“专业而不失地气”的特质,使其既保持着竞技体育的纯粹性,又承载着乡土文化的厚重感。

这场全民狂欢也诠释出一个道理:真正的城市活力,不只是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和夜色下的灯红酒绿,也体现在每一位为家乡荣誉而拼尽全力的普通人身上。

| 一个青年的竞技舞台

乡村篮球竞技比赛的氛围,丝毫不输专业球赛。7月28日晚,桂城街道平洲文化中心篮球馆人潮涌动。随着裁判一声哨响,石队和夏南二率先打响三、四名争夺战,双方你来我往,比分交替上升,点燃观众激情。最终,石以领先18分的成绩拿下季军。

随后,夏北队和叠南队展开了激烈的冠军争夺战,更是将当晚的氛围推向高潮。传球、远射、跨步上篮......叠南社区队便展示出了强大的实力,通过精准的传球和默契的配合,多次突破对手防线成功得分,率先和对手拉开差距。

作为老牌劲旅,夏北队势头也十分迅猛,通过不断调整战术,夏北队在后半场发动快速进攻,逐渐缩小比分差距。最终以叠南64:夏北51的比分告终,叠南队不负众望,拿下“7连冠”。

卫冕成功的冠军,却有着强烈的危机感。

“拿下这样的成绩我们很开心,但个中艰辛,只有我们自己懂。”叠南队队员邝宏锦有些哽咽。他谈到,叠南队一路走来,肩负着乡亲和粉丝的厚望,队员们必须要付出越来越多的努力。在他看来,老对手夏北队实力已有明显提升,这也表明,一批批青年队员的实力逐年增长,对于桂城而言这无疑是好事,但也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接下来,球队将不断总结比赛经验,吸引新鲜血液,向更高水平迈进。

青年一茬茬长起来,向比赛持续输血,前赴后继、青出于蓝的故事,代表了一个区域的活力。

村BA赛场是群众舞台,模糊了现实中的职业。村BA赛场更是城市舞台,每个人都为家乡而战。他们中,有专业的国家级运动员,有经验丰富的实力“老将”,有激情澎湃的大学生,也有普通的篮球爱好者。各大篮球队人才济济,这里还有在抖音平台上拥有8.5万粉丝的队员罗浩鹏,甚至球场上默默无闻的“扫地僧”邓泉健,都是刚被985高校录取的高材生。

夏北队青年队员林育正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刚刚20岁的他已经参与过很多市级和国家级赛事。但社区的荣誉,对他而言亦十分重要。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林育正和队员没有气馁,反而将每次比赛都当成一次重要的学习机会。“我是一个团队感很强的人,我希望自己能将‘走出去’收获的经验,带回来给社区,争取在下一届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他说。

众多明星队伍在这里诞生,同样是对战叠南,平西队的实力也让叠南队队长钟俊杰连连感叹“后生可畏”。这支平均年龄仅23岁的队伍,汇集了众多优秀队员。比如22岁的双胞胎兄弟梁柱进和梁柱谦都是体育生,他们已经连续三年参赛。“目前平西队正处于新老交接的关键时期,我们经验还需要进一步积累,未来定能走向总决赛的赛场。”梁柱谦充满了信心。

比赛不仅点燃了球员们的斗志,也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炎炎夏日,比赛开始前就早有村民摇着扇子前来等候。赛场周边,孩童们排排坐好,为这个夜晚增添了不少趣味;观众席上,有人高举手机开启现场直播,有人架起三脚架用相机记录精彩瞬间,有人情绪高涨,不断为球员们加油呐喊。

“注意后方,加速!三分,漂亮!”看到“自家孩子们”出色的表现,陈叔乐开了花。得知今晚决赛,陈叔匆匆吃完晚饭就特地从石社区赶来给队员们助威。当晚,该队以优异成绩拿下季军,他和队员们一样激动,“后生仔们个个生龙活虎,都是未来的希望。”他笑着说。

青年永远不缺乏舞台和关注。今年,桂城街道共有33支社区队伍、400多名球员参赛,比赛历时一个月,共计72场赛事。线下吸引近1.8W人次围观;自16强比赛后,“我奥体育”平台对后续赛事进行现场直播,关注热度达到58.3万;另有多篇图文、视频报道广泛传播,全网流量超70万

| 一个链接社区的纽带

桂城百村篮球赛不仅仅是一场竞技较量,它更深深嵌入了基层治理与社区建设的脉络中。桂城街道,本身就有着全域创熟的靓丽名片。球赛营造了“邻里友好、守望相助、街坊共聚”的熟人社区氛围,为构建和谐、温暖、充满归属感的社区提供了一条更加活力的路径。

乡村和社区,有着自己故事体系和人物网络。

说起叠南队的故事,钟俊杰是大家绕不开的人物。钟俊杰自幼便喜欢打篮球,因身法敏捷,弹跳力好,速度快,擅长进攻,被队员们称为“法拉利”。多年前,叠南社区体育设施简陋,没有正规的篮球场给大家训练,团队比赛经验也相对缺乏。如何培育球队成了他经常思考的问题。

2019年,钟俊杰认识到刚刚退伍返回家乡的孔祥健,并邀请他加入队伍,一起寻找社区里有潜力和爱好体育的青少年加入球队,他俩也被称为“叠南双子星”。“我们发展球队,不只是为了拿奖,更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将社区的青年力量凝聚起来,让大家走出家门,放下手机,一起感受最热血、最鲜活的人生。”钟俊杰谈到,叠南的篮球队员,大部分也是叠滘龙船漂移大赛的参赛选手。

叠南社区体育历史源远流长,体育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社区青年。现如今,在两大赛事的加持下,叠南社区展现出澎湃的青年活力,诞生了多支有战斗力、有荣誉感、有凝聚力的体育赛事队伍。叠南社区也不断完善体育设施,提升村居环境,推动文体活动持续发展,为大家打造出一个展示实力的良好平台。

因篮球而结缘的队员们,在关键时刻,还展现出青年的担当。连日来,同成队队员李龙奇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早上带学员训练,下午拿上工具进入社区防蚊灭蚊工作,晚上打比赛或者和队员一起开展篮球训练。

因近期基孔肯雅热疫情进入防控关键时期,李龙奇主动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出力。“我父亲也是居民代表,他热心公益,以‘为人民服务’为荣,是我的榜样。”他说,加入篮球队,为社区争取荣耀也是一种社区服务。长期在篮球赛场的磨炼,让他和周围其他青年队员们熟络起来,形成了高度的默契和强烈的团队精神,“只要家乡需要,我们会一呼百应,挺身而出。”李龙奇斩钉截铁地说。

也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也要将自己社区的名字写进参赛名单里。沉寂五年后复出的林岳队今年一路挺进16强。林岳队队员陈灿星回顾着自己篮球队的历史,坎坷中满是队员们对家乡的热爱。

他谈到,林岳队早在2010年就有雏形。2018年,由于青黄不接和资金短缺等因素一路沉寂。近年来,看着桂城街道其他社区在南海区以及佛山市的镇村篮球赛上大放异彩,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促使几个老队员们再次组队,并四处奔走宣传,吸引新队员加入,一起实现“未完成的目标”。

由于长期没有参赛,有的队员需要调整工作排班,有人要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甚至为了合练跨省奔波。老队员要克服旧伤复发,体能不足的困境,新队员要适应训练节奏,双方还需要不断磨合化解分歧。最终,在热心商家的赞助下,林岳队重新站上了赛场。“是大家的团队精神,让我们拧成一股绳,为家乡的荣誉而战。”陈灿星说。

当晚,林岳队和同成队还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这些生动的故事都表明,这场篮球赛,早已超过了体育运动的本质。在这里,居民群众用实际行动支持社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亲身参与到文化振兴工作行列,为桂城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万工程”工作的实施提供了莫大助力。

| 一个城市的人文活力

全民参与的草根狂欢,并非此时才有。

据桂城篮球协会会长梁敏强介绍,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已连续举办二十一届,素有“南海NBA”的美誉,并在2024年入选国家体育总局第二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受到广泛的关注。而桂城街道百村篮球赛同样历经21年时间的打造,已成为群众参与度高、影响力大的品牌体育赛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比赛首次实行“新南海人”参赛制度,每支队伍允许两名非南海户籍非本村(居)户籍运动员参赛,充分体现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的包容与创新。

不久前,《南海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发布,南海提出要培育12个常红常新的文旅IP。其中,“跟着赛事游南海”一项就提到,要办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高质量组织国际咏春拳大赛,策划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等。全年举办省级以上赛事活动不少于30场次,打响世界功夫之城、大湾区赛事之城品牌。

可见村BA,已经被当成南海激活经济活力、培育人才沃土、撬动城市发展的新支点。将目光拉远,会发现近年来已有不少城市以球为媒,激发全民参与热情,让城市文化出圈出彩。

比如火爆全网的“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累计覆盖全省13个地级市,吸引了近200支业务球队参与。线上,“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没有假球,全是世仇”……这些已经传遍全网的“梗”,让网友们认识了江苏人津津乐道的“十三太保”,以及江苏各地的特产美食。线下,“苏超”的经济效应集中爆发:端午期间南京三天接待游客568万人次,文旅消费收入31.3亿元;常州免票政策吸引扬州15万人次跨城消费。

再看贵州,2022年,贵州台盘村“村BA”爆火出圈,现场座无虚席、观众敲锅助威、外交部发言人点赞。当地道的苗歌在比赛中场响起,当冠军牵着代表胜利的黄牛热闹绕场,这个“土到极致就是潮”的赛事,在2023年为台盘村所在的台江县迎来了640余万人次的游客,“村BA”主题的文创餐厅、茶饮店、宾馆等也拔地而起,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据相关媒体发布的消息,这场赛事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940年,比NBA还要悠久。

对南海桂城而言,此前全国龙舟“顶流”叠滘龙船漂移同样具有实力相当的影响力,该赛事以文化为引领,带动片区发展、城市出圈的模式,展现出了极高的推广价值。在这样的基础下,百村篮球赛同样承载着使命与期望。

梁敏强谈到,接下来,桂城篮协将以赛事升级、青训体系建设和品牌IP打造为核心,推动桂城篮球运动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赛事升级方面,篮协将尝试结合龙船、玉器等本地传统文化元素,不断创新赛事的商业化运营模式;青少年培养方面,协会正筹建联合培养机制,联合相关学校打造篮球特长班,为赛事培育后备力量;品牌传播方面,协会还将强化自媒体宣传平台,扩大明星球队和明星球员影响力,加强赛事直播,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将篮球运动深度融入城市文化肌理,为人文桂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深厚的青年活力和体育力量。

桂城乡村的球队,能否闯到全国舞台、拿到重量级的奖牌?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篮球故事”不断扩展之后,这片土地的精神力和凝聚力能够更强,为城市发展提供弹性支撑。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主笔:李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3

标签:体育   乡村   青年   南海   赛事   篮球赛   社区   队员   篮球   梁柱   城市   实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