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想到,都2025年了还能发生这样的事,一位模特直接害了一个品牌。
瑞士名表的宣传图片中,男模特竟然做出“种族歧视”的动作,瞬间引起广大消费者热议。
虽然瑞士手表的销量和知名度远不如前,但好歹也是一个大品牌,结果却出现这样的行为。
虽然该品牌及时进行了道歉,但大众并没有进行买单,这一次瑞士名表可以说彻底走向了“下坡路”。
先来说说 Swatch 这个品牌,它在瑞士钟表业那可是有头有脸的。
1983年的时候尼古拉斯・G・海耶克创立了Swatch,当时它一出现,就在传统钟表市场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
用塑料材质、搞鲜艳色彩、走亲民价格路线,把手表从贵重物品变成了时尚配饰,掀起了一场手表界的“快时尚革命”。
两年后,尼古拉斯又促成了瑞士钟表工业公司(ASUAG)和瑞士钟表业联合会(SSIH)合并,成立了斯沃琪集团。
这集团也是很厉害,旗下品牌众多,从平价的Swatch再到浪琴天梭,再到高端的欧米茄宝玑等,几乎覆盖了各个价位段,是全球最大的钟表制造和分销集团之一 。
一直以来,中国市场对 Swatch 有多重要呢?这么说吧,那简直就是 Swatch 的“大金主”。
多年来,中国市场销售份额在Swatch 全球占比超三成。就拿 2023 年来说,中国市场为 Swatch 创造了26.3亿瑞士法郎的净销售额。
这些占全集团总销售额的 33.3%,相当于全球每卖出三块Swatch表,就有一块是中国人买的。
拉长时间看,近四年斯沃琪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售额达到了 99.13 亿瑞郎,折合人民币大约 882.84 亿元。
Swatch在中国几十年,建立了广泛的品牌认知度,还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特别系列,像龙年主题腕表,通过各种活动、找明星代言,在中国拥有庞大销售网络和大批忠实粉丝。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的品牌,却干出了让人不齿的事。
2025年8月15日,Swatch 发布了一组宣传新品 ESSENTIALS 系列的图片,其中一张照片里,一位亚裔男模刻意做出“拉眼角 + 眯眯眼”的造型。
这造型可太刺眼了,但凡了解点历史和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故意向上拉眼角形成 “眯眯眼”“吊眼梢”式表情效果,在国际上早就被公认为是对华人乃至亚裔的歧视动作。
这背后还有一段不光彩的历史,19 世纪欧美种族主义者为了丑化东亚人,构建了这种刻板印象。
通过“傅满洲”等形象广泛传播,把细长眯眼、鹰钩鼻等特征与负面形象绑定,在西方人眼中种下歧视东亚人的种子。
所以Swatch 这张宣传图一出来,立马就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指责Swatch“吃饭砸锅”,一边赚着中国人的钱,一边用这种歧视性的广告来恶心人。
面对汹涌的舆论,Swatch 一开始的反应实在让人失望。8 月 16 日,也就是事情爆发的第二天,Swatch 才发布了一份致歉声明。
声明里说注意到了对 ESSENTIALS 系列图片中模特形象的关注,已在全球范围内删除所有相关资料,对造成的冒犯和困扰深表歉意。
可这份道歉怎么看都透着敷衍,没有明确承认错误,没有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更没有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而且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声明发布后12小时,涉事图片在欧美及港澳台官网还在展示,这种 “时差式整改”彻底激怒了消费者。
有人在话题 #抵制斯沃琪# 下发起讨论,甚至还有人直播剪断 Swatch 表带,表达自己的愤怒和抵制态度。
而声明里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造成了 “冒犯和困扰”,对于模特的动作是否涉及种族歧视只字不提,仿佛这争议只是消费者太敏感。
所谓的 “加强审核”,也说得十分模糊,没有提及到底是谁来审核、具体怎么改,更没有说会不会对相关创意团队进行追责。
更让人气愤的是,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这则道歉似乎是 “中国特供”。在 Swatch 发布微博声明后,那张充满争议的照片,依然挂在其欧美及港澳台官网上。
一直到 8 月 17 日,这张辱华照片才被彻底从网上清除。
Swatch 这种 “区别对待” 的操作,无疑是在已经受伤的中国消费者心上又撒了一把盐,让消费者感到被深深地轻视。
与此同时市场的反应更是迅速而直接,在不到 48 小时的时间里,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下架了 Swatch ESSENTIALS 系列产品。
北京 SKP 把欧米茄专柜从原本的黄金位置挪到了角落;深圳万象城宣布重新评估浪琴柜台续约。
Swatch 集团的股价也应声下跌 3%,创三个月新低,曾经依赖中国贡献三分之一营收的 Swatch。
这下算是尝到了“吃饭砸锅”的苦果。每延迟道歉一小时,就可能有千万级别的市场份额蒸发。
其实Swatch 这次的危机并不是毫无预兆,在 2025 年上半年财报中,Swatch 就将业绩崩盘归咎于“中国拖累”,却选择性忽略了自己敷衍中国消费者的过往。
同年5月,有消费者投诉宝玑手表走时误差,售后却推诿说是“环境导致”。
到了7月的时候,天梭联名款在中国和国外差价超 30%,被质疑是在“割韭菜”。
长期以来的傲慢,让 Swatch 对中国消费者的感情越来越漠视,这次的种族歧视广告,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为毕竟这并不是 Swatch 第一次在类似问题上犯错。回顾过去Swatch 就曾因为业绩暴跌甩锅中国市场,说是完全归因于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市场。
这次又出现这样严重伤害中国消费者感情的“辱华”事件,足以说明 Swatch 在对待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态度上存在很大问题。
它没有真正尊重中国文化,也没有把中国消费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在如今这个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品牌的一举一动都在消费者的监督之下。
如果品牌想要在中国市场立足,想要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就必须尊重中国文化,尊重中国消费者。
像Swatch这样的“吃饭砸锅”行为,中国消费者绝对不会容忍,等待它的必将是市场的严厉惩罚。
信息来源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