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5·18国际博物馆日安徽省主会场活动在含山县凌家滩举办。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同日启动。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5月16日开馆试运营。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坐落于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是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利用的重点项目,展厅面积约4000平方米,共设1个基本陈列展厅和2个临展厅,其中基本陈列包括总序、鉴往知远、玉耀长河、文明互鉴4个部分。凌家滩遗址博物馆首次面向社会系统性展示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成果和历史价值,集中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包括首尾相连的双面圆雕玉龙,刻有八角星纹的玉鹰,造型生动的玉人,体现宗教礼仪的玉龟、玉版、玉猪,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凌家滩遗址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重要价值。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等在凌家滩遗址博物馆观看展览。
凌家滩遗址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关键节点和关键地点。近年来,凌家滩遗址考古研究和保护利用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重要发现,为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证据。博物馆展厅还通过实景复原、数字光影等最新科技手段,全景再现了凌家滩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展现了凌家滩文化的辉煌成就,彰显了凌家滩遗址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王者之墓”出土的重约88公斤的玉猪。
当日的开馆试运营活动还包含凌家滩文化研究院揭牌、凌家滩文化“璀璨计划”发布以及学术研讨会等环节。
主会场活动也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发布:合肥市蜀山马拉松博物馆、宿州市汴河博物馆等33家类博物馆入选安徽省第二批类博物馆名录;第七届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揭晓,2023年度的安徽博物院《璀璨星光——凌家滩文化展》等十个项目、2024年度的淮北市博物馆《千里通波——大运河文化特展》等十个项目入选;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荣获2024年度安徽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主会场活动音乐表演。
近年来,我省博物馆建设提质增效,阜阳市博物馆等一批博物馆相继建成开放。凌家滩遗址博物馆等新馆建设如火如荼。全省备案博物馆增至252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国家等级博物馆增至54家,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质完善、功能完备的服务体系。
博物馆展览精品不断推陈出新,一批独具特色的精品展览亮相展厅。多项展览获国家级奖项,13个项目入选2023~2025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进项目。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获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日益明显,我省每年举办系列特色活动近百场,线下500万人次参与。我在博物馆里画文物——全省青少年绘画大展,获评国家文物局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入围案例。全省博物馆年接待观众持续增加,2024年达3423万人次,再创新高。
来源:安徽日报
更新时间:2025-05-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