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被国民党通缉,后又出任国民党中将,52年被毛主席点名消灭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前言·】——》

他是叛徒、通缉犯、军阀、特务,三次换边,两次被通缉,最后在雪地逃亡中溺死。

毛主席点名让他“必须解决”,西南军区动用两万人围剿,这不是小说,这是傅秉勋的结局。

从黄埔出走的第一个叛徒

1925年,黄埔军校第五期,傅秉勋跟郭汝瑰是同学,郭喜欢读书,傅打拳、喝酒、看女人,教官看不上他,认定是个兵痞。

黄埔出来的人,大多数有信仰,有理想,傅秉勋没这些,他只信一件事,跟对人。

1929年,在江西,他加入了中共,组织让他搞情报,干了一年,出事了,地方武装全军覆灭,他一个人跑了。

组织联系不上他,半年后他突然出现在西安,穿着国军军装,正式投靠胡宗南,身份一笔勾销。

这是他第一次叛变。

胡宗南看他有点能耐,先给了个营长,再调到军官学校当教官,傅秉勋识时务,不出风头,只跟几个军统的中层走得近。

到1937年,他升到少将,没人觉得奇怪,这年抗战爆发,傅秉勋接管一个团,调到鄂西,兵力不到两千。

半年后,团消失了。

军费照领,物资没了,人没了,他说是“打散了”,账目没法核,有人去查,刚下火车就被黑社会围住打断腿。

这事捂了一年,1938年初,蒋介石发怒,下令通缉傅秉勋,限他三个月内到重庆报到。

他没去。

第二次通缉:逃进军阀窝,靠女人和钱混出来

傅秉勋往西跑,进了四川仁寿。地盘是杨森的。

杨森是川军,名气大,手狠,脾气怪,对逃兵没兴趣,但他对傅秉勋的老婆很有兴趣。

傅夫人年轻,长得漂亮,是成都女校出来的,戴眼镜,说普通话。

她去了杨森公馆几次,傅秉勋就成了21军参谋长,不到半年,成了军长。

部队没怎么打仗,天天操兵搞训,其实在等时机,傅秉勋知道,抗战越久,边军越吃香,杨森不给枪,他就自己搞。

杨森

1940年到1943年,他做了三件事:

找人假冒军火中间商,从昆明套物资;勒索地方地主,说是“整肃反共”;跟美军顾问团接上头,答应提供“藏区情报”。

所有钱都进了自己腰包。

1944年,中央派人清查边防军费,傅秉勋又跑了,第二次通缉发出,这次加了“重大经济嫌疑”。

第三次现身:与蒋介石和解,换来“反共中将”

1947年,傅秉勋出现在重庆,穿西装,抽雪茄,和军统特务周迅宇同桌喝酒。

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怒斥保密局办事不力,第二天,他接到报告:傅愿意效力,已递交“反共作战计划”。

他写了一份计划书,叫《西南特别游击战方向要点》,8页纸,全是废话,提到要“招募高原藏民反共突击军”。

蒋介石没细看,批准两个字:“可行”。

傅秉勋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反共突击军249路副总指挥”,授中将军衔。

那支军队在哪儿?没人知道,编制写着两万人,实则三千人都不到,大多是被拉来的地痞。

他们躲在四川西北的黑水、理县、茂县交界处,勾结当地几个藏族头人。

傅秉勋的根据地是“麻窝”,一个山沟,三面悬崖,进出口只有一条驿道。

驻军、设卡、印钞票,搞得像个独立政权,他说:“这是陆上台湾。”

黑水暴乱,毛主席震怒:必须剿灭

1951年,西南各地频繁发生军警被袭击事件,都是冷枪,一两发,击中要害,事发地集中在黑水地区。

公安部报告上去,写得委婉,毛主席看了,没说话,第二天,批了一句:“傅秉勋还没死?”

6月,美联社发稿:“傅秉勋将军在西南建立新反共根据地,已受美国支援。”

《时代周刊》也配了照片,一张模糊的藏区合影,傅秉勋站在中间,身穿国军军服,腰别美制手枪。

7月,毛主席主持军委会议,当场决定:黑水剿匪,列为全国三大任务之一。

贺龙、邓小平调入西南军区。朱德坐镇重庆。

空军出动侦察,两个航拍中队连飞四天,圈出麻窝周围山头。

计划定了:7月20日开始总攻,限期10天结束战斗。

5天总攻:麻窝攻破,叛军溃败

1952年7月20日清晨,黑水河谷起雾,三路部队同步进攻。

第一梯队是47军141师,从南面抄小路强行军翻山,一夜之间绕到麻窝背后。

带队的是团长焦振华,原东北野战军,打过长春围城,他对下令了一句话:“不留俘虏。”

第二梯队是公安骑兵部队,从正面佯攻,装备落后,任务是吸引火力,全员都知道是“死队”,却没人退。

空军出动3架运-5改装机,洒传单、喊话,“缴枪不杀”、“傅秉勋罪证确凿”。

麻窝没动静,第三天下午,141师登顶,占领背后制高点,第4天黄昏,总攻开始。

傅秉勋没指挥,他不在麻窝。

他带着20多人,提前一天撤了,目标是理县方向,打算穿越藏区,再潜往青海,他带的钱、枪、文件都在。

麻窝守军没主心骨,撑了一夜,第五天早上全部缴械,剩下的几十个藏族枪手躲进树林,被民兵逮出来,逐一登记。

当地头人苏永和,也是傅秉勋的靠山,主动投降,带着族人下山。

麻窝陷落,战斗结束。

缴获:美式冲锋枪137支,轻机枪24挺,步枪近千,手雷800余枚,现钞十万银元。

战果电报当天送到重庆,朱德签批:“中央已知,速查傅秉勋下落。”

潜逃、落网、溺亡:傅秉勋的终结

傅秉勋换了名字,自称“唐有余”,穿藏袍,蹬草鞋,留胡子,随行只剩3人,其中一个是老秘书,一个是枪手,还有一个藏族向导。

方向是西,去往理县,然后绕去壤塘,藏族聚居区,傅秉勋算过路线,要穿越七条山岭,最快也要五天。

他没算到,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第二天,他们误入一支牧民小队地界,被包围,傅掏出一块银元,要换马,被认出来了。

其中一个老头说:“这个人以前来过,打死过贡汤活佛身边的护卫。”消息传到贡汤活佛耳中,他当场下令:“抓住他,不许杀,押来见我。”

傅秉勋听说后慌了,当天夜里,他们被押送翻山,走吊桥时他挣脱捆绳,跳入冰河。

枪手也跳了,被冲走。

老秘书大喊:“别跳!你不是傅秉勋,你是唐有余!”没人理。

第二天早上,水边发现尸体一具,卡在乱石中,脸肿发黑,手中攥着半截皮带。

公安赶到后确认身份,是傅秉勋。腰带里缝有身份证明,写着:

“中华人民反共突击军249路副总指挥 傅秉勋”

死亡报告当天由川西公安处送达军委,批注只有四个字:“身份确认,归档。”

反骨的代价

傅秉勋这一生,没人真正信任过他,他也没信任任何人。

共产党要他搞情报,他跑了;国民党给他官,他贪污、倒戈、逃兵;杨森用他,他借机敛财;美国人给他枪,他扔进山沟当“陆上台湾”。

最后,一个中将,死在藏区溪流里,没留下一枪一弹,连死讯都要靠老百姓举报。

战后,黑水地区清缴持续两个月,缴获物资堆满了三十辆卡车。

群众大会上,有人举起傅秉勋画像,说:“这个人,我们打过他三次,烧过我们房。”

没人为他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国民党   中将   黑水   藏族   理县   重庆   蒋介石   枪手   军统   银元   头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