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生前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不抱希望”。

毛主席:台湾问题能和平解决当然好了,不死人,不破坏;两边都是中国人嘛!但我对和平解决不抱希望,最后,恐怕还得使用武力。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首次发出“解放台湾”的号召。

一定要解放台湾


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一定要解放台湾

毛主席对台湾问题的战略决策经历了从“武力解放”到“和平解决”的演变过程。其核心思想始终围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展开。

《告台湾同胞书》毛泽东


金门炮击,从本日起,再停两星期,借以观察敌方动态,并使金门军民同胞得 到充分补给。

【1】武力解放阶段:【1949至1950年代初】

1949年3月明确提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将台湾视为解放战争的一部分。

1950年计划在苏联支持下组建空军,拟于1951年夏季实施攻台作战,后因朝鲜战争爆发搁置。

【2】政治争取阶段:【1950年代中期】

1958年炮击金门期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一部分”,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通过"联蒋抵美"策略,既反对美国分裂中国,又利用国民党当局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3】和平统一构想:【1960年代】

提出:“一纲四目”:台湾统一于中国后可保留军队、高度自治,领导人安排等具体方案。

“一纲四目”: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在20世纪50至60年代,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和平统一构想,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

一纲

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

四目

1,自治权保留:除外交权归中央外台湾的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全权管理,陈诚、蒋经国等亦按蒋意重用。

2,经济支持:台湾建设资金不足部分由中央政府拨款补助。

3,社会改革暂缓:待条件成熟后,与台湾领导人协商推进。

4,互不破坏:双方约定不派特务或采取破坏对方团结的行动。


1960年代明确将台湾问题定位为"中国人自己的内政”,反对任何外国干涉。

毛泽东的决策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主权不可分割的底线,二是灵活运用军事、政治手段争取统一。其思想为后续”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历史   伟人   生前   和平   台湾   金门   中国   台湾问题   年代   同胞   解放战争   领导人   周恩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