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运动市场风云突变,耐克这个老牌巨头依然庞大,但中国力量正强势崛起。就在6月27日,一份关键数据引爆眼球,耐克大中华区全年营收高达471亿,而本土劲敌李宁却停留在287亿。 那么,另一个中国顶流安踏的营收究竟是多少?它能否代表本土品牌挑战耐克的霸主地位?
耐克这个财年,总营收463亿美元,比去年缩水了10%,更扎心的是归母净利润,直接暴跌44%!虽然耐克大华区全年营收达到了65.85亿美元,大约471亿人民币,但是对于整个耐克来说,这股寒流依旧在持续中,并且还不是局部性的,是全球性的。
不仅北美市场,销售额掉了11%,欧洲、中东、非洲也下滑了9%。就连亚太和拉美地区,也跌了8%,中国市场更是成了不折不扣的重灾区。
据相关数据显示,第四季度耐克在大中华区的收入一下跌了21%,就剩14.8亿美元了。那么耐克的销售为何会这么惨呢?
据耐克总结了两点,无非就是全球需求疲软,还有就是他们主动砍掉了一些经典鞋款的供应量,比如AF1、Dunk、AJ1等等爆火的款。
不得不说,这一刀下去确实够狠,光是第四季度,就因为这些鞋款供应减少,让业绩少了10亿美元!在中国更夸张,电商销售额直接跌了31%。看来,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大家买耐克都谨慎了不少。
面对这局面,耐克老大贺雁峰做出了两点改变,一个是“Win Now”,其核心就是赶紧清库存、调产品线,轻装上阵。
另一个则是“Sport Offense”,其实聚焦的核心是运动项目,讲好品牌故事,重新找准定位,为以后增长铺路。
不过耐克在中国并不是没有一点好消息,在618大促期间,耐克还是稳稳坐在天猫、抖音运动户外、京东运动鞋服这几个平台的冠军宝座上,品牌号召力这块金字招牌还在发光。
而中国区新帅董炜的上任,身兼大中华区董事长与全球ACG户外品牌CEO双职,足见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相比耐克,李宁的2024年答卷透着求稳气息,全年营收287亿人民币,比前年微涨了3.9%,不过净利润30亿,比去年少了5.46%。
这看似有点矛盾的数据背后,是李宁管理层很清醒的一个选择,当同行都在疯狂打折、打价格战时,李宁的核心目标已不再是盲目追求规模变大,而是稳健经营、控制风险。
但这份稳里面,也有亮眼的锋芒,那就是跑步品类。去年李宁在跑步这条线上可是赚足了眼球,零售流水猛增了25%!超轻、绝影、赤兔组成的三大金刚,一年就卖出去1060多万双。
李宁的联席CEO钱炜在跟投资人聊天时也说得很直白,李宁的跑鞋产品线还得继续添丁进口,做得更丰富,更要和那些真正爱跑步、懂跑步的核心跑者们交朋友,把他们牢牢拴住。
可以说,李宁在专业运动这条路上是越走越深,整个集团快六成的收入来自专业产品,尤其是鞋子,贡献的收入占比眼瞅着就要突破50%的大关。
不过,稳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篮球品类,为了保护品牌的价值,避免市场上价格乱战伤了自己,李宁主动控制给经销商发篮球产品的节奏。
这一控却直接让篮球产品的零售流水下滑了21%,线下渠道承压明显,日均客流减少10%-20%,全年净关店83家。好在库存结构健康,全渠道存货周转稳定在4个月。
但当展望2025年时,李宁管理层依旧显得相当淡定,甚至有点佛系。首席财务官赵东升预计,今年的收入大概和去年差不多,钱炜则反复强调字。
但有一条红线不能碰,那就是毛利率!绝不能为了把规模数字搞好看,就拼命打折促销,把利润空间都打没了。
毕竟,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光想着把摊子铺大,用低价、甚至牺牲产品专业性去换短期销量,那是饮鸩止渴,会丢掉品牌的魂,损害长远发展。
当耐克在打折清仓,李宁选择深耕专业赛道,这份定力能否换来未来增长,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
如果说耐克和李宁的故事还带着点守的味道,那安踏的崛起堪称行业现象级,2024年,安踏体育交出了一份闪瞎眼的成绩单,营收7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58%。
更吓人的是净利润,高达156亿人民币!而且这利润含金量十足,经营现金流净额167亿人民币,比利润还高。
并且,安踏仓库里的存货只有107.6亿,占总资产比例还不到10%,若算上控股的亚玛芬体育,安踏系总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正式跻身全球体育品牌第三极。
对于安踏来说,多品牌战略才是的制胜王牌, 时间倒回2009年,安踏花了3.32亿人民币,从百丽手里接过了意大利品牌斐乐在中国的商标使用权和经营权。
当时很多人觉得安踏接了个烫手山芋,结果,安踏硬是把FILA在中国做成了高端运动时尚的标杆,现在它贡献了安踏集团小40%的收入,但安踏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2019年,它联合财团,豪掷4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60亿,收购了拥有始祖鸟、萨洛蒙、威尔胜等一堆高端户外和专业运动品牌的巨头亚玛芬体育。
然而,安踏的整合能力再次让人大跌眼镜。2024年,亚玛芬体育成功扭亏为盈,赚了7840万美元,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更是火箭般蹿升到1.38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9倍!
2024年2月,亚玛芬体育成功在纽约上市,发行价13美元,现在股价已经涨到了37美元左右,接近翻了两倍。
当传统巨头为增长放缓而烦恼时,安踏凭借一套精准高效的多品牌组合拳,硬生生打出了一片千亿江山。它的崛起,给整个中国制造业上了一堂生动的逆袭课。
无论是耐克赖以成名的产品创新能力,李宁持续投入研发、打磨专业护城河的坚持,还是安踏那套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并购整合术,本质上都是它们在面对市场风云变幻时,所选择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这场跨越太平洋的较量远未结束。但可以预见,未来的运动江湖,必属于那些既能脚踏实地深耕产品,又能仰望星空布局未来的长期主义者。毕竟,跑得快不如跑得远,真正的冠军,永远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
信源:
李宁去年营收287亿元增近4%:鞋类占比升至五成,预计今年营收同比持平—— 澎湃新闻 2025-03-28
耐克2025财年营收达463亿美元 大中华区营收超65亿美元—— 证券日报 2025-06-27
登顶全球第三,安踏体育,狂赚156亿——新浪财经 2025-05-29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