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沈殿霞当年去世真相,当时手脚器官腐烂,家人拔喉脱离苦难

说起沈殿霞,大家伙儿都叫她肥肥或者肥姐,这位香港娱乐圈的开心果,一辈子带给大家无数笑声,可她的离世却让人心里堵得慌。

2008年2月19日早上8点38分,她在香港玛丽医院走了,年纪才62岁。官方说法是胆管癌末期引发的肾衰竭,但坊间流传的那些细节,听着就觉得心酸:手脚和器官腐烂得不成样子,家人最后拔了喉管,让她少遭点罪。

沈殿霞本名叫沈殿霞,1945年7月21日生在上海一个烟草商家里,家里九个孩子,她排老六,从小就是家里宠着的那种。小时候日子过得还行,父母沈贤祺和沈邱淡素对她挺好。

1958年,她13岁那年,全家搬到香港,生活一下子变了样。新地方语言不通,适应起来费劲,但她从小就爱热闹,没多久就对演戏感兴趣。1959年,她通过邵氏电影公司的招聘,当上临时演员,从童星起步。那时候香港电影业正火,她抓住了机会。

1960年,她15岁,拍了第一部电影《一树桃花千朵红》,这是部家庭喜剧,讲一个爸爸飞机出事,妈妈拉扯六个孩子,最后爸爸没死,全家团圆。她在里面演个小角色,但这让她尝到甜头。

从那以后,她接了不少片子,1962年演《红楼梦》里的傻大姐,1964年《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步步积累经验。她的身材从小就圆润,这后来成了她的招牌特征,不是缺点,反倒让她在喜剧里脱颖而出。1967年,香港无线电视台刚开,她加入成为首批艺员,主持《欢乐今宵》这个长寿节目,一直干到2002年左右,断断续续几十年。

在主持之外,她还唱歌。1970年,她认识罗文,1971年俩人组“情侣合唱团”,去泰国、马来西亚、美国巡演,唱了不少粤语歌。1973年,她和汪明荃、王爱明、张德兰组“四朵金花”,出唱片,办演唱会,在香港娱乐圈火了一把。

她们在《欢乐今宵》里表演,唱跳结合,吸引了大批粉丝。同一时期,她还和谢贤、陈自强他们组“银色鼠队”,她年纪最小,人称七妹。她的笑声特别响亮,猫头鹰发型加黑框眼镜,成了她的标志,大家一看就乐。

事业上她多栖发展,演电影也多。1973年主演《七十二家房客》,演洗衣妇,接地气的角色让她人气更高。1987年演《富贵逼人》里的骠婶,和董骠、曾志伟、李丽珍搭档。1988年《双肥临门》,和曾志伟、张曼玉合作,她的胖身材直接成笑点。

1990年跳槽亚洲电视台,主持《肥肥缤纷三十年》和《肥趣电视台》,继续活跃。1996年去内地拍《减肥旅行团》,和侯耀华合作,主打减肥主题。2001年回TVB演《肥婆奶奶扭计媳》里的庞小玉,2003年《Miss杜十娘》里的老鸨,和李嘉欣、吴彦祖合作。2005年《肥姐挂帅》,演酒楼老板花满娇。这些角色多是喜剧,靠她的身材和幽默感撑起来。

2000年7月21日,她在红磡体育馆开演唱会,庆祝入行40年,粉丝挤满场子。她的成就不是白来的,早年从童星干起,中间没少吃苦。

娱乐圈竞争大,她靠实力和人缘站稳脚跟。很多人说她是香港记忆的一部分,因为她主持的节目陪伴了好几代人成长。她的风格接地气,不摆架子,观众觉得亲切,像邻家大姐。

家庭方面,沈殿霞的重头戏是和郑少秋那段婚姻。1974年俩人认识,同居11年。1985年1月5日在加拿大结婚,当时她40岁。1987年5月30日,生下女儿郑欣宜,通过剖腹产。没想到,婚姻只维持3年,1988年离婚。原因是郑少秋和官晶华有外遇,这事闹得满城风雨,外界多指责郑少秋负心。

离婚后,她拿了抚养权和财产,郑少秋只剩父亲身份。1989年,郑少秋和官晶华在台湾再婚。沈殿霞后来淡出圈子,1991年出专辑《给亲爱的》,和女儿合唱,感情深厚。她移民加拿大,专心带孩子。

郑欣宜从小也胖,和她妈一样,这让她有压力。郑欣宜出过减肥日记,讲自己胆固醇高,买不到衣服。她一度抑郁,深夜打电话给她妈,说想减肥。沈殿霞支持她找营养师,改饮食,计算卡路里。过程中郑欣宜情绪波动大,有次踢坏门,但后来稳住了,坚持下来。沈殿霞自责,说是自己喂太多美食才这样。她俩的关系很铁,母女互相鼓励。

健康问题其实早埋下伏笔。沈殿霞长期糖尿病和高血压,身材胖是诱因。2002年9月,她入院取36颗胆石。

2006年8月30日,胆管发炎入养和医院,31日手术,9月4日出院,但22日并发症入玛丽医院ICU。24日郑欣宜承认她妈在ICU。9月26日手术切除部分肝脏,确诊肝癌。10月出院,但2007年1月26日肿瘤复发,手术移除2.7公斤肿瘤。3月又复发,做电疗。7月确认末期肝癌,她开始化疗和肾透析。

10月11日,她在家胸痛晕倒,胸腔积水,送玛丽医院急救,转病房,16日出院。2008年1月22日入加护病房,26日出院。但2月2日病情恶化,再入院,肝功能衰竭,肺积水。2月4日陷入昏迷,四肢和器官因糖尿病并发肾衰竭开始腐烂,皮肤溃烂,组织坏死。她靠喉管和呼吸机维持生命。医生说没希望了,家人商量后,2月19日凌晨拔管,让她自然走,避免多遭罪。

这个决定不是随便下的,当年香港法律不允许安乐死,但家属可以选择不继续维生治疗。媒体报道说,她的手脚腐烂严重,器官衰竭到极限,拔管是让她解脱。郑欣宜每天去医院陪她,从早上8点多开始守着。离世后,媒体蜂拥而至,医院拉铁栏挡着。郑欣宜戴黑墨镜,从侧门走,避免骚扰。遗体部分运加拿大温哥华安葬在森林草坪纪念公园,部分放香港沙田宝福山宝禅堂。

追思会3月2日在红磡体育馆办,全港电视台直播,没广告。艺人轮流悼念,曾志伟说她像姐姐,代表香港演艺时代。郑少秋出席,但低调,只坐嘉宾席,拍拍郑欣宜肩膀安慰,没握手答谢。外界觉得他没资格多露面,因为离婚那事。沈殿霞获2007年万千星辉演艺大奖,2008年香港电影金像奖专业精神奖。温哥华市长定6月1日为“肥肥日”,纪念她阴历生日。

她的离世让娱乐圈空了一块,大家怀念她的欢乐,但也反思健康。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慢性病,她早年没控制好,癌细胞扩散快。郑欣宜继承6000万遗产,继续唱歌,克服抑郁,结婚生子。但她妈的阴影还在,郑欣宜常说想她。沈殿霞的一生,事业风光,家庭波折,健康崩盘,告诉人再红也得接地气,管好身体。那些传闻不是炒作,而是真实苦楚,拔管是家人无奈选择,避免她多痛几天。她的故事接地气,就跟普通人一样,病来如山倒,早防范总比后悔强。

回顾她的事业,从童星到主持女王,她没靠后台,全凭努力。离婚后没怨天尤人,专心带娃,这点让人敬佩。郑少秋那事,外界看法一致,他外遇导致离婚,之后他低调也正常。她的胖身材是标签,但也带来健康隐患,减肥没成功,糖尿病缠身。末期癌痛加腐烂,那种折磨常人难想。家人拔管,合情合理,在香港医疗体系里,这是常见做法,不是什么阴谋。

现在回想,沈殿霞留下的不止笑声,还有教训。娱乐圈压力大,艺人常忽略健康,她就是例子。郑欣宜后来减肥成功,出版日记,激励很多人。她的遗产不光钱,还有精神,教人坚强。她的离世真相,就这些,没啥惊天秘密,但够真实。手脚器官腐烂是糖尿病并发,拔喉是解脱方式。生活里,谁都可能遇上,关键是早注意,早治疗。她的故事,像镜子,照出普通人影子。

她生前人缘好,朋友多。陈淑芬帮她带娃,张彻太太陪她最后。张学友、梅艳芳他们都受她影响。她的节目《欢乐今宵》,陪伴香港人几十年,现在看老片,还觉得温暖。离婚后,她没公开骂郑少秋,保持体面,这点高明。郑欣宜长大后,说妈是她支柱,没妈日子难熬,但她挺过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娱乐   器官   手脚   苦难   真相   当年   家人   香港   玛丽   医院   糖尿病   娱乐圈   童星   身材   温哥华   今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