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机会再次出现。
十年前的“互联网+”造就了阿里、腾讯等一批千亿巨无霸,无数普通人也通过自媒体、电商、游戏产业获得了难以想象的财富。
近日,相关部门两大动作释放关键信号:一是8月21日,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二是9月9日,工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正在研究“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针对一项技术如此密集的政策部署已不多见,更何况出自高规格部门。这再次印证: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就是技术发展的主力军。
如同十年前的移动互联网,一场新的社会进化与产业革命正在酝酿,这项技术必将催生无数风口。只要抓住类似十年前互联网红利的机遇,创造财富神话的场面将再次显现。
反之,若不重视这场技术变革,也将重复十年前固守线下卖场、错失一个时代的无奈。因此,读懂这两大动作背后的生意逻辑,直接决定未来十年个人的发展境遇。
为何对人工智能如此看好?当前生产力水平已极度发达,机械虽替代了大部分重脑力劳动,但许多领域仍需大量人工耗时进行脑力决策:司机需时刻警惕应对突发状况,门诊医生需反复为常见症状开诊疗方案,农业工作者需随时测量土地情况并制定水肥标准。
无数人被固定在重复繁琐的岗位上,而人工智能能将他们解放出来,去完成更具创造性的工作——画一幅画、谱一首曲、提出开创性科学理论等。
进化完备的人工智能,将更迅速为无人驾驶规避危险、更准确通过生化指标确定病因、更精准判断土壤状况。除效率与准确性提升外,智能化削减人力将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由此可见,技术变迁往往意味着破坏式创新。工业革命时期的珍妮机曾导致数万纺织工失业。
如今,最具代表性的职业正被人工智能逐步替代:大量客服被AI助手取代,70%的问题可由AI助手24小时无休处理,中国移动已在31省推广AI客服,服务超1500万人,好评率超85%。
简单翻译、数据分、基础代码编写等工作,AI处理更迅速、更准确。未来十年,这类重复繁琐、有规律可循的工作,都将不可避免被替代。
武汉阳逻港码头引进无人集卡后,仅依靠传感器配合尚处雏形的AI,就能将传统的6名驾驶员三班倒模式升级为2名监控员管理整个车队。单台无人集卡年均节省人力成本20万、能源成本18万。
对个人而言,无数人会在这场AI变革中失去工作,但人类注定在与AI的竞赛中一败涂地吗?
此前,某清华美院博士开发了与专业无关的AI课程,售价199元,一年售出25万套,成为AI淘金热中“卖铲子”的人,年赚5000万。这说明:人类与AI的关系并非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AI+人类”。
AI是人类手中最趁手的工具,能更快帮助收集信息、辅助决策,相当于为每个人装上“超级大脑”。
AI不仅简化生活,还衍生出AI提示工程师、AI训练师、AI产品经理等此前从未想象过的新职业。AI进入各行各业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普通人需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与循规蹈矩的工作方式,转向更需灵感与创造力的领域,加固专业护城河,让AI成为提升效率的工具。
例如企业家、公司高管、哲学家、情感陪伴师等需情感链接、抽象规划的职业,仍是AI难以触碰的领域。
因此,进入AI行业、服务AI的产业,或提前布局AI无法替代的行业,至少学会运用AI,让它成为你的行程规划师、日常咨询师,是这场产业变革中普通人的最优解。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已明确AI发展时间表:2027年普及率超70%,2030年超90%,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新阶段。
未来十年是AI井喷发展的十年,也是人类从繁琐工作解脱后,创造力与灵感不断涌现的十年。我们能做的,就是拥抱新技术、学习新技术、把握新技术催生的风口。
这对普通人来说,是十年一遇的造富机会。
#我要上头条##上头条 聊热点##经济##热点##人工智能##财经#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