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腐乳的安全密码

检宝话检测

□ 熊纹玉

“早餐配一块腐乳,馒头都能多吃半个。”“炒菜加一勺腐乳,不用再放酱油味精。”作为餐桌上常见的“风味担当”,腐乳凭借咸香醇厚的口感,成为不少家庭的调味必备。但“微生物会不会超标”“添加剂用得多不多”“家里老人有高血压,能不能吃”的疑问,始终萦绕在消费者心头。

近日,笔者走进全国10家食品安全抽检技术支撑机构之一的四川省食品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四川省食检院”),了解该院如何用全国腐乳抽检数据与专业检测技术,为大家带来一份“麻辣鲜香的安全指南”。

“大家买腐乳担心‘不安全’,但从数据来看,完全不用慌。”四川省食检院高级工程师王俏拿着统计报告介绍说,近3年来,该院检测的300余批次腐乳,监督抽检中没有发现一例不合格。放眼全国,包括腐乳在内的全国发酵豆制品行业,监督抽查总体不合格率仅为0.3%~0.4%。

这份“安心”数据的背后,是检测技术的硬核支撑。据悉,四川省食检院每年要出具近5万批次检测报告,平均到每天就是130多份,每一份样品都要经过至少八九个检验项目的层层把关。腐乳里的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理化指标,1~2天就能出结果。哪怕是需要培养周期的微生物指标,也能在5天内完成检测。“我们检测结果快一点、准一点,消费者就能早一点放心。”王俏说。

“选择腐乳不用纠结太多‘专业术语’,靠感官判断就能避开大部分问题。”四川省食检院的专家分享了一套“接地气”的选购方法:选渠道——优先在正规场所购买正规品牌产品。看外观——优质腐乳色泽自然,红油腐乳红亮不发黑,白腐乳乳白无霉点,组织均匀无肉眼可见杂质。闻气味——正常腐乳有发酵的酱香或酯香,若闻到不舒服的异味,请勿选购。查包装——选择保质期内的产品,并查看是否有胀袋、胀瓶的问题。

腐乳并非发酵时间越久营养价值越高,在符合生产规范和保质期的前提下,所有发酵食品都有“黄金期”。前期微生物分解蛋白质产生氨基酸,腐乳会更鲜香;过了“黄金期”,微生物活性衰减,营养不会再增加,反而可能影响口感。“不推荐大家在家做腐乳。”王俏说,“家庭环境很难控制温度、湿度,容器消毒不彻底还会滋生杂菌。”

“腐乳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美味,我们将继续钻研腐乳检测技术,既要守住它的‘风味’,更要守住它的‘安全’。”四川省食检院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会用专业技术,守护好大家餐桌上的这一口‘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美食   腐乳   密码   微生物   全国   数据   口感   餐桌   守住   风味   正规   消费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