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W.n
欧盟这两天一定有点懵圈,原本认为吃定中国逼迫在稀土领域让步的制裁措施,竟然直接被7月6日中国商务部一纸禁令给挡回来了,禁止欧美大额医疗器械项目进入中国!同时还表示在华的医疗器材公司投标不受限制,说白了就是冲着欧盟原产地医疗设备来的!
中国早就在高端医疗设备上突破了,禁止欧盟的设备进入,就是为国产的高端医疗设备让路,这下欧盟有点傻眼了!军用稀土没捞到,自家的医疗设备以后再想进中国可是有点困难了。欧盟也不想想,巴统和瓦森纳协议可是限制了中国70多年,现在也尝尝那被禁的滋味!
今年是中欧建交五十周年。虽然当今世界不太平,中美关系也很紧张,但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都想趁着这波东风搞一波大的。中国是想多揽些合作,多赚些钱,再为即将举办的中欧峰会做准备。而欧洲则是急需回血。顺便,双方还要交换一下对乌克兰危机、以巴冲突和伊朗核问题的看法,看能不能处到一起,顺利开启下一个五十年的合作新篇章。
国家对这次会晤非常重视,王毅外长亲赴欧洲,和欧洲的高级领导人商谈相关合作事宜。
结果欧盟外交代表卡拉斯上来就甩狠话:“中国企业是莫斯科的生命线,撑着俄罗斯打乌克兰! 中国想和欧洲交好,又给俄送武器,这事儿矛盾! ”这话说的,好像俄罗斯的枪炮子弹全是咱们造的。
可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明白中国一直没给俄军出口过致命武器,连零部件都严格管控,反倒是欧盟自己,这些年给乌克兰送了多少坦克飞机? 光是老美去年就给了乌超700亿美元军援,欧洲跟着凑的钱也不少。 卡拉斯这么急吼吼甩锅,背后藏着小心思。
这场风暴的第一个信号,来自医疗器械,一个关乎民生而非刀枪的领域。
七月初,欧盟率先发难。他们甩出一份《国际采购工具》(IPI),像一道冰冷的铁闸,将中国企业挡在门外。
五年内,任何价值超过500万欧元的医疗器械大单,中国公司别想参与。即便是中标的欧洲企业,所用中国原料也不能过半。
这记重拳,带着毫不掩饰的保护主义寒气,直冲北京。
北京的回应来得又快又狠。几天之内,中国商务部就公布了对等措施。逻辑简单明了: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中国超过4500万人民币的医疗器械采购,也将对欧盟关上大门。想卖?可以,但不能是欧盟公司。
即便是其他国家的公司中标,产品里欧盟造的零件,也同样不能超过一半。规则一模一样,力道分毫不差。
商务部发言人解释得很清楚:这是因为欧盟在6月20日决定限制中国企业参与他们的医疗器械公共采购。中方其实多次表达愿意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但欧盟就是一意孤行,非要采取限制措施。
几乎就在同时,另一场交锋也在台面下展开。
中国外长王毅正在欧洲访问,本意是想和欧盟商量,怎么一起应对大洋彼岸可能卷土重来的贸易风暴。
可欧盟高官显然没这个心情。他们绕开了合作的话题,反而板起脸,就乌克兰问题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要求中方立刻切断一切物资援助。
这种感觉,就像你找人商量怎么对付共同的麻烦,对方却反手给了你一巴掌。中国的诚意,结结实实地碰了一鼻子灰。
这盆冷水,浇醒了北京。紧接着,一项酝酿已久的报复措施,精准地落了下来。
7月4日,中国商务部裁定,欧盟进口的白兰地存在倾销。这杯昂贵的法国烈酒,伤害了中国的本土产业。
于是,从2025年7月5日起,这些欧洲的骄傲将被课以重税,长达五年。这一招,稳准狠地打在了法国等国的痛处,让那些以优雅著称的酒庄主们,尝到了切实的苦涩。
布鲁塞尔的连番重拳,看似咄咄逼人,实则暴露了内心深处的焦虑和误判。
他们的软肋,是稀土。
从风力发电机到电动汽车,从高端芯片到战斗机,欧洲的绿色转型和高科技命脉,几乎完全攥在中国手里。
绝大部分轻稀土,和几乎全部的重稀土,都来自中国。这种依赖,是欧洲夜里醒来都会感到后怕的阿喀琉斯之踵。
今年四月,中国收紧了稀土出口管制。虽然民用领域审批在放宽,但明确禁止用于西方军工。这无疑让欧洲的恐惧又加重了一层。他们害怕有一天,自己的高科技心脏会因为中国的“断供”而停止跳动。
对于欧洲的这份恐惧,中国心知肚明,甚至可以说,感同身受。
因为这种被技术封锁、被卡住脖子的滋味,中国自己尝了七十多年。从“巴统协定”到“瓦森纳协定”,西方世界筑起高墙,严防死守。
航空航天、精密机床、尖端材料……中国在这些领域,像一个被缚住手脚的巨人,艰难地摸索前行。
但时代变了。
如今的中国,不仅在绝大多数工业领域实现了追赶和突破,更在5G、新能源等赛道上遥遥领先。
这份来之不易的底气,让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第一次可以挺直腰杆,做出最直接的回应:你想让我尝的苦,现在,轮到你自己尝尝了。
更让欧盟头疼的是,压力不止来自东方。
在大西洋对岸,特朗普已经把话挑明:要么接受美国的贸易条件,要么就准备好迎接50%的关税。
冷战后,同时被世界两大经济体施以重压,这在欧盟历史上极为罕见。这种“两线作战”的窘境,暴露了布鲁塞尔决策层的严重误判。
他们似乎还沉浸在“中国有求于欧洲”的旧梦里,高估了自己的筹码,却低估了中国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
其实,北京一直期待一个“战略自主”的欧洲。一个能摆脱美国影响,独立思考的强大伙伴,完全符合中国对多极化世界的构想。
中国曾多次释放善意,希望与欧盟在气候、经济、投资等所有领域深化合作,帮欧洲挺直腰板,而不是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
可欧盟的行动,却总与口号背道而驰。对华政策摇摆不定,被“价值观”绑架,在乌克兰问题上深陷泥潭,又亦步亦趋地跟着美国围堵中国。
结果,既丢了经济实惠,又失了战略远见。
如今,中国的策略清晰而有力。当反击的理由足够充分时,出手便不再犹豫,一旦出手,也绝不轻易收回。
北京的牌桌上,规则已经变了。恫吓和施压的筹码正在迅速贬值,唯一的通行证,叫“诚意”。
这场牌局的下一轮怎么打,就看布鲁塞尔了。
“欧洲没有‘中国牌’,中方反击让欧洲认清现实”——观察者网2025-07-07
更新时间:2025-07-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