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医话】耳鼻咽喉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头颈区域更布满关键的“生命开关”!本专栏融合中西医智慧,解码耳病背后的预警信号,剖析鼻咽喉炎症反复之谜,揭开颈部肿块的诊疗密码。
现在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小暑节气高温酷热,湿度也大,人体容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今天就来给大家说说小暑时节可以用些什么食疗方进行调理。
小暑养阳防病,要注意2个节气特点
1.外热内寒
小暑时节气温高,人体阳气活跃旺盛,向外升发耗散,浮越于表,体内的阳气就会相对不足,整体就会呈现出“外热内寒”的状态。
如果我们这段时间忍不住贪凉饮冷,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就会使得外热内寒的情况加重,让我们的抵抗力有所下降,轻则脾胃运化功能下降、消化吸收不良,重则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甚至寒邪会引发鼻炎、鼻窦炎的发作。
2.湿气重
暑期雨水增多,地气蒸腾,使得我们的体内很容易生湿。湿困中焦脾土,脾土运化不利,就容易出现积滞。湿和滞如果没有及时化解的话,在暑热的熏蒸下,很容易就会化热,而脾胃湿热是疾病的温床,像是手足口病、肠胃炎、上火这类疾病就容易发作起来。
小暑清热祛湿养阳气,用好6个食疗方
小暑时节因为气候炎热,人体脾胃功能容易受到影响,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为了消暑也会偏向于贪凉饮冷。因此,我们在饮食上要注意纠正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食等不良习惯,在饮食原则上既要注意清热祛暑,也要注意健脾化湿。
1.清热解暑
冬瓜、节瓜、丝瓜等瓜类蔬菜,大多具有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的作用,还可补充体内丢失的津液、调理脾胃,适合小暑时节进食调理。
冬瓜芡实茯苓排骨汤
功效:消暑祛湿、健脾养胃。
材料:排骨100克,冬瓜300克,芡实20克,茯苓15克,莲子15克,姜3-5片。
做法:排骨焯水后,材料洗净,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食用时放盐调味即可。
适宜:适用于脾胃湿热的鼻炎、鼻窦炎患者,症见流黄涕,舌苔黄腻,大便粘腻或干结者。也可用于日常调理。
儿童用法:3岁以上孩子辨证服用, 3~6岁份量应减半,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
如果我们在体内有热的同时还兼有积滞,也可以适当吃些绿豆芽。绿豆芽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清利三焦的功效,适用于小暑时节湿热郁滞、食少体倦、热病烦渴、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目赤肿痛、口鼻生疮等情况。
清炒绿豆芽
功效:消肿祛脓,清肺解毒。
材料:绿豆芽200克,葱白3克,食盐适量。
做法:放葱白末和洗净的绿豆芽翻炒,待快熟时,加食盐调味即可。
服法:每日1~2次。
适宜:适用于肺热、体内有积滞者。
儿童用法:3岁以上孩子辨证服用,蚕豆病可用。
2.健脾祛湿
小暑时节往往雨水较重、湿度较高,如果我们体内的湿气重了,往往有下面4个表现:食欲不振,总是无精打采;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消化功能差,大便清稀、不成型、粘厕所;有湿疹、痱子等皮肤问题。
脾胃受到湿气困阻时,往往食欲会下降。要想健脾胃又要好消化,不妨多喝些汤粥,配合健脾祛湿的食材,比如薏米、芡实、莲子等,不仅可健脾胃,还能起到补充流失的津液的作用。
四神汤
功效:健脾补肺,祛湿益气。
材料:鲜淮山40克(干淮山15克),茯苓15克,芡实15克,莲子15克(去心),陈皮6克,猪排骨150克。(1人份)
做法:把所有的备料洗净,猪骨剁小块,入锅焯水备用;将所有备料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小火煲1.5小时,加盐即可饮用。
用法:适用于体质较弱、抵抗力差、易感冒、过敏性鼻炎缓解期的朋友。一周1~2次。
儿童用法:3岁以上孩子辨证服用, 3~6岁份量应减半,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
冬瓜薏米鲫鱼汤
功效:祛湿健脾,益气利水。
材料:鲫鱼1条,冬瓜250克,炒薏米15克,生姜10克。
做法:鲫鱼去鳃去鳞去内脏处理干净后,与生姜一起下锅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加入开水,水开后再加入冬瓜和薏米一同煮20分钟,适当调味后即可服用。
适宜:夏季脾虚、湿气重者可用,一周可用1~2次。3岁以上孩子辨证服用, 3~6岁份量应减半,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
3.温中养阳
小暑时节人体有着“外热内寒”的特性,如果吹空调吹的比较多,或是吃了较多冷饮冷食,或是平时就有脾胃虚弱的表现,我们可以适当用一些温中散寒的食疗方进行调理。
姜苏茶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和胃。
材料:生姜3克,紫苏叶8克。
做法:生姜切丝,紫苏叶洗净,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
适宜: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或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肠胃不适型感冒。日常调理可一周用1~2次。
儿童用法:3岁以上孩子辨证服用。蚕豆病可用。
如果平时有肺脾气虚的易感冒、易过敏、手脚冰凉等表现时,在没有病邪和外邪干扰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积极健脾补气,补足体内的虚寒。
白桃鸡汤
功效:健脾益气,温阳通窍。
材料:五指毛桃30克、白术20克、辛夷花10克(包煎)、鸡肉200克(切片备用),清水适量。
做法:将五指毛桃、白术及鸡肉洗净下锅,文火煮四十分钟后,下辛夷花,再煮沸即可。
服法:一周2~3次。
适宜:肺脾气虚型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流清涕者。
儿童用法:2岁以上孩子辨证服用,3~6岁份量应减半, 2~3岁份量应减为三分之一,2岁以下不宜用;蚕豆病可用。
广东省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嗓音咽喉联盟主席单位、广东省耳鼻咽喉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专科拥有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师承导师1名,广东省名中医1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1名,科室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开展腕踝针、中药沐足、耳穴压豆、穴位贴敷、鸣天鼓、中药雾化吸入、穴位注射、针灸、喉部按摩等近30种中医特色疗法。专科影响力在中医耳鼻喉行业内属于龙头地位,2019年入选广东医院最强耳鼻喉科之一,2021年度获得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中医耳鼻喉科学排行榜榜首。
科室分别成立了国医大师干祖望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李云英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开设声嘶、耳鸣耳聋、鼻炎、鼾症、眩晕、头颈肿瘤以及鼻咽癌6个亚专科,慢喉喑及鼻鼽2个优势病种。熟练开展本领域多项重大、疑难、复杂手术和各种新技术,数量和质量均处于国内前列,包括听神经瘤及侧颅底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术、内镜下鼻颅底导航手术、显微激光手术、全喉及部分喉切除术及皮瓣重建修复等。
初审 | 王军飞
审核 | 张靓雯
审定 | 陈佳佳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