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将接管一切?人工智能出现后,失业率飙升至20%,人类如何自救

前言

AI技术猛烈发展之后,让不少人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会被取代。

毕竟在AI出现之后,学历不值钱,经验没用,连饭碗都在动摇。

但冷酷的事实是时代从不回头,人类只能冷静的面对这样的现实。

不过也不要过于杞人忧天,毕竟被取代不可怕。

可怕的是还在幻想自己不会被取代,而继续原地踏步的人。

AI 浪潮下的职业困境:从 “热爱选择” 到 “未来模糊”

近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时间花在思考人工智能上,情绪时常徘徊在焦虑与期待之间。

相比遥远的“末日论”,更多人担心的是就业问题。

即使安全风险得到解决,人工智能依然会替代大量岗位。

包括那些曾经被认为稳定而体面的职业。

二十年前,一位受过商学院教育的人,放弃了高薪职业的轨道,转而投身新闻写作。

那时的选择在旁人看来并不“理性”,因为并不符合所谓的“正向预期现金流”。

面试官曾问他缘由,他回答说:人生时间有限,想去做真正有意义、值得热爱的工作。

幸运的是,这个决定带来了事业上的成功,写作成为他的主业。

然而人工智能写作能力的迅速提升,使这一行业的未来变得模糊不清。

随着机器学习模型越来越擅长语言组织、逻辑表达,人们开始思考:

当“把文字排成信息”的工作不再能带来收入,传统写作者还能做什么?

技术进步的历史镜鉴:卢德分子的抗议与进步的代价

这位作者曾经是坚定的“自由进步派”,相信技术创新的力量,也相信“创造性破坏”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他同时也承认,那些曾被称为“反技术者”的人,也就是卢德分子,他们的想法并非完全错误。

19 世纪的卢德分子是手工纺织工,他们靠双手编织布料。

在机械化工厂出现后,被机器和低价产品挤出市场。

于是他们选择砸毁机器,以示抗议。

放在今天,这种情绪仍然容易理解,当新技术一次次替代人力,任何被冲击的人都会感到恐惧。

进步的确光辉,但并非没有代价。印刷术带来了知识的普及,也引发了宗教冲突与女巫审判。

工业革命提高了生活水平,却制造了肮脏的工厂与污染的城市。

现代制度能减轻这些代价,却无法让人重新回到过去。

要让社会继续前行,人们必须学会接受损失,并计算清楚这些成本。

传承进步的责任:从历史累积到守护未来

纵然如此,他依旧认为人类应当承担这些代价,让历史的齿轮继续转动。

毕竟如今的人能够衣食无忧,生活在温暖、便利的环境中。

全赖于前人选择了“发展优先”的道路。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切是幸运的馈赠。

没有谁为当下的便利付出代价,却都享受着结果。

也正因为如此,他认为现代人有责任将这种成果传承下去,让后代拥有更充实的未来。

否则停止前进就意味着“偷窃未来”,夺走下一代本该享有的可能性。

设想一下,如果卢德分子当年成功阻止了机械化,人类社会或许停留在手工纺织的时代。

一个多卖出几卷线的纺工,可能会换来汽车的缺席。

一个织布工的坚持,可能让冰箱、集中供暖、大学教育都不复存在。

每一件衣服的坚持,都可能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孩子失去可预防疾病的治疗机会。

所以每当人们想要阻止可能威胁自己岗位的创新时,必须问自己:

是否愿意从未来的子孙手中拿走他们的世界?

许多人会辩解说:“时代不同了,我们已经有飞机、疫苗和娱乐。”

但在过去的人眼中,他们的时代也同样自足。

卢德分子无法想象,未来的普通工人生活会比贵族更健康、舒适。

即使有人质疑进步带来的气候与生态问题,仍无法否认。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医学,也不会有今天用于应对环境问题的工具。

进步是一连串累积效应的结果,它会带来阵痛,也会留下成果。

短期的负面效应容易想象,长期的正向影响却往往超出预期。

想象向一位 19 世纪的工人解释当代的生活:

室内管道、公共教育、养老机构、周末制度。

甚至能在疫情中待在家里等待疫苗问世。对那时的人来说,这一切都像童话。

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一台台像珍妮纺纱机那样的机器。

它们开启了一波又一波创新浪潮,让人类从火堆旁编织袜子的夜晚,

走到了如今坐在屏幕前互联的时代,那些早期的发明者并未理解自己推动的变化。

就像亨利·福特当年也没想到,他的汽车会意外改变年轻人的社交方式。

进而推动社会风气的转变。

创新总伴随着失业,但从总体看,它让更多人生活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9

标签:科技   失业率   人工智能   人类   未来   代价   分子   时代   机器   职业   疫苗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