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稀土对峙第七天,澳方给美国递出橄榄枝,声称要多少给多少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第七天,中美的稀土对峙仍在继续,火药味不减。就在美国内部焦虑蔓延时,澳大利亚突然递出橄榄枝,声称愿意“要多少给多少”。这场由中国10月9日发布出口管制新规引发的冲突,正在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全球供应链的神经末梢。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包括钬、铒在内的重稀土以及相关冶炼设备实施出口管制。公告没用激烈的措辞,却像一颗精准投向产业链核心的“定向炸弹”。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连夜召集会议,口头威胁中国的同时,也在恳求盟友出手相助。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

他明白,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早已不是短期问题。F-35战机需要稀土制造隐身涂层,特斯拉的电机离不开稀土永磁体,这些关键部件几乎都依赖中国产业链。而中国这次管制,正好掐在美国最薄弱的环节——高纯度分离和精炼设备。

F35战机

10月16日,在华盛顿的一间会议厅里,澳大利亚国库部长查默斯拍着胸口表示:“澳大利亚有能力满足美国及全球市场的稀土需求。

”这话听上去像一剂强心针,尤其对特朗普政府来说,更像是久旱逢甘霖。几天前,澳驻美大使陆克文也放话称:澳大利亚储量丰富,采矿经验充足,可以在“关键时刻”替代中国的供应。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查默斯

澳方的表态充满信心,底气也确实不空。澳洲的稀土储量居世界前列,其矿企Lynas Rare Earths早已是全球少数能独立运营的稀土公司之一。

10月初,它刚与美国的Noveon Magnetics签下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为美方提供磁体材料,主要用于军工和新能源领域。这份协议一出,立刻被美媒解读为“澳美联手抗中”的信号。

但问题在于,信心不能当技术用。澳大利亚能采矿,却缺乏中国那种完整的分离与冶炼体系。澳洲稀土专家玛丽娜·张直言:“即使全力推进,追上中国也得五年以上。”这不是她的主观臆断,而是全行业的共识。

澳大利亚稀土矿

中国之所以能掌握主导权,靠的并非储量,而是几十年累积的技术与产业链。以串级萃取为例,中国不仅能做到纯度更高,还能把成本压到欧美企业的三分之一。从矿到成品,中国完成了一个闭环,而美国至今连环都没焊上。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内部的焦虑迅速扩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0月17日的年会上发出警告:如果中美稀土争端升级,全球制造业成本将全面攀升,通胀压力将扩散到能源与汽车领域。

这不是夸张。美国国内造一个稀土磁体的成本,是中国的两倍,且纯度更低。IMF总干事格奥尔基耶娃还提醒各方,“若不能通过合作化解紧张,全球经济将为此付出代价”。

IMF总干事格奥尔基耶娃

美方却没吸取警告。相反,它开始在舆论上发力。白宫官员频频向媒体释放“中方打压”的论调,试图塑造“中国用稀土威胁全球安全”的形象。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接回应:“中方的出口管制是履行国际防扩散义务,并不针对任何国家。”商务部发言人则补充说:“美国一边加税,一边谈合作,不是负责任的做法。”

美国的“恐慌叙事”因此被中方反手击破。中国媒体开始反问:是谁在制造恐慌?毕竟,中国只是依法调整出口,而美国却在全球散布“断供危机”,谁在搅动市场,答案一目了然。

面对国内外压力,特朗普政府急需展示“行动”。于是,澳大利亚成了“救场者”。除了Lynas项目,澳方还准备为关键矿产设定“价格底线”,以保障企业收益并吸引外资。这意味着澳大利亚不再只是美国的原料供应国,而想成为全球稀土市场的定价参与者。

可这一步棋风险不小。价格底线会推高成本,反而让澳稀土在国际市场失去竞争力。而且,如果美国稀土需求放缓,澳矿企的库存将堆积如山。查默斯明白这一点,但他别无选择——澳方必须展示忠诚,否则政治上会被边缘化。

反观欧洲,各国也在跟风。德国在担心汽车产业断供,日本和越南合作挖矿却炼不出成品,瑞典的新稀土矿则被欧盟环保法卡在文件夹里。这些努力零散、昂贵、效率低下。G7内部并无统一策略,所谓“联合抗中”,更多是纸面上的姿态。

G7成员国

特斯拉、苹果、通用等企业,也纷纷寻找替代方案。但事实证明,光有矿不够,没有中国的加工技术,他们照样生产不出可用磁体。德国一家零部件公司甚至尝试自建生产线,最终因成本高出中国50%而放弃。

可以说,这场“稀土战”不仅是产业之争,更是体系对抗。中国经过三十年积累,已经形成完整链条;美国和盟友再多资金,也买不到时间。短期内,澳大利亚的稀土外援确实能缓解美国的燃眉之急,但要真正取代中国,几乎不可能。

在技术、成本、环保、政策这几道门槛面前,澳美合作更像是“止痛药”,而不是“解药”。中方的立场明确:规则对等,出口合理,不针对任何国家。但只要美方仍坚持把供应问题政治化,它就会被现实不断打脸。

美国总统特朗普

眼下,第七天的局势仍僵。澳方的豪言壮语让华盛顿暂时安了心,但代价也在积累。一旦价格体系失衡,矿业资本的泡沫可能反噬自身。而中国则继续稳步推进本土科技与资源整合,未见慌乱。

有分析指出,美国的真正问题,不是没有矿,而是没有耐心。稀土产业不是靠联盟拼凑的,靠的是几十年不间断的研发与产业协同。在这一点上,中国早已把时间变成了优势。

参考资料:

《记者手记丨贸易冲突、AI浪潮、财政压力——IMF和世行秋季年会警示三大经济挑战》2025年10月15日 来源:新华网

《2025年10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2025-10-15 来源:中国外交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中美   橄榄枝   稀土   美国   中国   澳大利亚   全球   成本   磁体   中方   管制   美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