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正当其时——洛阳市科协八大工作报告解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学桦 范坤鹏 通讯员 黄炎培 祁梦娇

9月10日,在洛阳市会议中心,一场关乎洛阳科协未来走向的盛会——洛阳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

大会不仅对过去五年多的工作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还精准剖析了当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并精心勾勒出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回望:

砥砺奋进成果丰硕

“自第七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多时间里,我们在洛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科协的有力指导下,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各项事业,成绩显著。”洛阳市科协主席赵丽说。

在组织建设与荣誉获得方面,洛阳市科协可谓成绩亮眼。它被评为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层优秀组织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企业科协建设经验更是成功入选中国科协典型案例,洛阳市海智工作基地也顺利获中国科协继续认定。值得一提的是,洛阳市具备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成功迈过创新型国家和区域标志线,位于全省前列。

在思想引领的战场上,洛阳市科协火力全开。通过成立中共洛阳市科技学术联合党委,加强对所属学会的分类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借助科学家精神这一强大动力源,通过服务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申报建设、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等方式,为科技工作者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为了培育科技新星,洛阳市科协实施了河洛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依托多个平台,其资助基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2+5”青年人才托举模式。选拔河洛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并将其纳入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保障范围。开展青年科技奖评选,还精心编印获奖者风采录,激励着无数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在赋能产业的赛道上,洛阳市科协同样表现出色。在国际开放合作方面,不断提升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建设水平,设立特色工作站,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柔性引进海智专家,成功推动海外成果转化与项目落地。通过构建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平台,举办多场产业技术交流活动,促成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院士专家纷纷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在招才引智工作中,承办院士洛阳行等活动。

坚定“科技为民”的理念,洛阳市科协努力释放科技红利,让千家万户受益。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方面,推动相关政策出台,围绕不同主题开展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创新举办科普短视频大赛等。在丰富科普主阵地助力城市提质上,更新市科技馆展厅,引入特色展览和活动,推动县区和场馆创建科普示范和教育基地。在实施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中,成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

为了打造更强大的自身,洛阳市科协切实加强党建强会、依章制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强化模范机关建设,抓好问题整改。在组织建设上,成立多家企业科协,实现高校科协组织全覆盖,新成立多个科技社团,完善相关制度,提升学会管理水平。在能力作风建设上,以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百会链千企”等活动,得到中国科协的高度肯定。

新形势下:

明确方向 目标清晰

当下,国家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将其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任务和目标。对于洛阳而言,今后五年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科协事业实现突破的战略机遇期。

洛阳市科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切实提升“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质效,团结带领全市科技工作者聚焦“两高四着力”,全面落实“1+2+4+N”目标任务体系,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为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开创现代化洛阳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其主要工作目标是:锚定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构建“科协组织+创新平台+人才智库+产业生态”四位一体服务体系,力争到2030年基本建成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高地,托举河洛科技人才500名,引入1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来洛赋能产业发展,举办高水平科普活动1000场次,成为服务洛阳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的重要力量。

展望:

重点突出全面发力

未来五年,洛阳市科协将从五个关键方面重点开展工作,为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科创赋能产业

激发创新活力

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立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定位,积极向全国、全省学会抛出橄榄枝,争取在洛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支持学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产业需求展开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融入风口产业赛道。对接“科创中国”“科创河南” 资源,抓住新发展阶段机遇,举办专项行动,深度融入新能源汽车关联产业,大胆加入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潜力产业赛道。建强科技专家服务团队,为产业链集群和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高地。

推动人才强市

打造人才高地

选育河洛科技专才。持续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托举政策,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发现和举荐机制,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做好项目管理和服务,对接省级及以上奖项评选,推动科技人才成长机制创新。

建强科技创新智库。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组建核心研究团队,促进学术会议资源向决策咨询资源转化。承接高层次人才科技行活动,组织院士专家调研,为产业园区、企业和科研院所发展提供决策建议。

推进新时代科学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强化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功能,宣传先进典型事迹,组织相关活动。弘扬科学精神,针对社会需求设计科普活动和课程。涵养优良学风,加强学风道德和科研诚信建设。

科技成果共享

点亮美好生活

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贯彻新修订的《科普法》,完善科普工作体系,建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协同机制。推进科普资源向基层延伸。强化互联网思维,创新科普内容和形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

擦亮科普活动特色品牌。扩大“全国科普月”等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提升科普进校园和乡村行活动品质,借助优质科普资源打造高端品牌。推动科普助力“双减”行动提质升级,办好青少年科技竞赛。开展科普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建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支持科技小院发展。

推动科普场馆培优提质。加强与全国现代科技馆体系的联动,升级改造市科技馆展厅,创新展教模式。引导支持县区科技馆建设,推动中国流动科技馆县域巡展全覆盖,加强农村中学科技馆项目建设,促进科普资源均衡化。

探索高效能治理

创新工作新路径

用心用情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融入全省“科技工作者服务热线”机制,建立沟通反馈制度,办好《科技工作者建议》,了解科技工作者诉求。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政策咨询,鼓励其建言献策。

持续强化科协组织建设。围绕“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目标,优化科技社团布局结构,探索在新兴领域实现组织和活动覆盖的机制,加强前沿领域科技社团建设。发挥领军企业和骨干院所科协的示范作用,提升园区科协服务能力。

积极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依托科技馆展厅做好应急科普和反诈宣传教育。鼓励学会和科技工作者研究科技助力基层治理课题,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

争做群团典型

展现良好风貌

坚持和加强全面从严治党。聚焦“强三性”“去四化”,加强党对科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抓好科技社团党建工作,推动相关章程和条例落实。

抓好科协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协全委会、常委会成员履职评价机制,发挥政协科协界别委员作用,建设优秀科协领导集体。推进洛阳市科协“五型机关”建设,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洛阳市科协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4

标签:科技   洛阳市   科协   其时   工作报告   正当   洛阳   中国科协   人才   产业   工作   组织   科技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