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多了就没事?错!研究:睡眠过多或加速认知衰退

初冬的一个早晨,65岁的赵大爷正在公园长椅上打盹。邻居老林笑着对他说:“你这每天都能睡上10个小时,得多幸福啊,老人就该多睡觉!”

赵大爷却苦笑着摇头:“可最近老觉得脑子变笨了,话还没说出口就忘了,要不,咱还是睡少点?”

老林半信半疑,难道多睡一会儿不就是养身子,怎么反成了麻烦?其实,关于“多睡总比少睡好”的说法,并不像多数人想的那么简单。

最近一项权威的哈佛大学新发布的研究就给出了令人吃惊的答案:睡太多,反而可能让“大脑”走下坡路,认知力下降得更快

那么,睡得多到底怎么影响我们的脑子?老人究竟该怎么睡,才最健康?尤其是很多人忽略的1个睡眠细节,非常关键。我们继续往下看。

睡眠时间到底多少合适?医学上早已说清楚。中国睡眠研究会的数据显示,健康成年人每晚最佳睡眠时长约为7-8小时

然而,调查发现,不少中老年人退休后作息变得慵懒,晚上睡8小时不算,还要加上白天2-3小时的午休,实际总休息时间高达9-11小时

习惯这样做的人,还普遍认为“年纪大了,越睡越好,早上晚点起也没事儿”。但真相远非如此。

哈佛大学一项历时8年的随访研究纳入了5000多名60岁以上中老年志愿者,监测他们的日均总睡眠时长。

结果耐人寻味:与每晚睡7-8小时的人相比,每天睡眠超9小时的人认知功能下降速度提高了32.1%,而且记忆力、注意力等大脑核心指标也明显下滑。

研究者指出,睡得太多,会扰乱脑内清除废物的“自我修复”节律,使得炎症因子堆积,神经元损伤加重,进而导致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升高。通俗一点说,大脑像是一台机器,过度“闲置”,零件反而更容易老化、失灵

这个结论并非孤例。英国《柳叶刀·健康长寿》近期一项涵盖12国、近2.8万名高龄人群的大样本调查同样指出了长时间睡眠与认知退化紧密相关

尤其是那些睡眠断断续续、晨昏颠倒的老年群体,更容易出现反应迟钝、短时记忆衰减等表现。医学界对比后发现,睡眠不足固然伤身,但过量睡眠对神经系统的损伤,不亚于“熬夜”

坚持超长时间睡眠,到底会带来哪些身体变化?

大脑认知能力加速变差:据《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统计,睡眠超9小时的老年人,半年内认知评分下降幅度高达18.5%,明显高于控制组。

精神活力下降:长时间卧床让脑内血流减慢,大脑供氧不足,反而越睡越乏力。此外,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也会增加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发现,睡得太多的人罹患心梗、脑梗的危险系数提升近26%。最后,免疫调节紊乱:长期多睡会紊乱激素分泌,削弱机体防御能力,生病概率升高。

那么,老人究竟该如何科学安排睡眠?这里有三条实用建议,非常值得记下来。

晚上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深睡,推荐固定入睡与起床时间,哪怕假期也尽量不打乱作息;午休别贪长,一般以20-4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可能扰乱生物钟;警惕“浅睡、回笼觉”:早晨醒后应尽快起身,避免反复赖床,这种断断续续的碎片化补觉对大脑恢复反而弊大于益。

如果你发现自己突然总是睡得特别多,白天很难清醒,不妨及时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因为持久性嗜睡也可能是糖尿病、抑郁症、甲状腺疾病等的健康警示信号。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中国健康老龄化研究报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22年第40卷第3期

《老年痴呆与认知障碍防治指南(2022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养生   认知   睡眠   小时   大脑   哈佛大学   健康   老人   午休   时间   紊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