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美貌受骚扰,拒绝导演七次后被雪藏多年,43岁又凭实力翻红

文|妙

2025年,黄浦江畔的颁奖典礼现场,聚光灯打在43岁的万茜身上。

她手里握着金爵奖最佳女演员奖杯,成为14年来首位拿下这个奖的中国女演员。

台上她笑着说“长夜将尽见黎明”,台下掌声雷动。

少有人知道,这句感言藏着她多年的挣扎。

刚入行的那阵子,因外形惹眼,一位拍片的中年男人总借聊故事、拉资金的名义约她。

从拐弯抹角到摊牌“不配合就封杀”,她前后七次摇头。

拒绝的代价来得很快,她成了被雪藏的新人,资源一夜清零,最惨时三个月没工作。

但她没退圈,在话剧小剧场当志愿者,在电视剧里跑龙套,默默磨了十年演技。

那个曾被威胁“没好果子吃”的姑娘,熬过了十年寒冬,终于靠实力让资本低头。

遭遇潜规则

1982年,万茜出生在湖南的营房大院里,父亲是军人,母亲是普通职工。

父亲对她管得严,教导她走路要抬头挺胸,犯了错就得罚站,一站就是半小时。

万茜小时候性子倔,越管越不服输,学钢琴时嫌手指疼,偷偷把琴枕掰断想偷懒。

被父亲发现后没骂她,只让她对着墙反省,她就拿粉笔在墙上画满小人儿发泄。

画完了又乖乖把琴枕粘好,第二天接着练,她认准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底。

2000年,万茜考上表演系,学生时代就是班里的尖子生,台词、形体都是第一。

老师常说她身上有股“轴劲儿”,排小品能对着镜子练到凌晨。

毕业后直接进了国家话剧院,团里排话剧,她年纪最小却常演女一号。

那时候的万茜,刚在话剧圈站稳脚跟,影视圈也有导演找上来。

谁都以为这个漂亮又有实力的新人会一路顺遂,可暗中,一场针对她的“围猎”已经开始了。

2005年前后,影视圈的橄榄枝刚伸向万茜,麻烦就跟着来了。

有个在业内名气不小的导演盯上她,说看中她的潜力,前前后后约了七次。

第一次在剧组休息室,对方借着说戏碰她的手,万茜假装没察觉躲开了。

第三次在饭局上,导演举杯时,暗示要互相帮衬,她低头扒饭没接话。

到第七次,电话里对方话说得露骨,没等说完,万茜直接按了挂断键,当场删了那个号码。

她以为守住底线是本分,却不知道这七次拒绝,很快让她尝到了代价。

陷入低谷的挣扎

拒绝的代价来得比想象中更快,也更狠。

原本谈好的某古装剧女二号,开机前三天突然被告知“角色调整”,被“听话”的新人顶替。

之前拍的护肤品广告,品牌方直接解约,连违约金都没要,只说“合作终止”。

还有部现代剧,她客串的小角色拍了一周,播出时镜头被剪得只剩个背影。

最惨的时候,整整三个月没接到任何工作,房租要靠积蓄垫付。

翻银行卡余额,小数点前只有四位数,那就是她当时全部的生活费。

可万茜没提过退圈这回事。

她把日子过得像上大学时那样规律,练声,读书,笔记写满五本,全是角色分析和表演技巧。

晚上去话剧小剧场当志愿者,不要钱,就为了看前辈演戏,帮着搬道具、记走位。

有时还能客串个没台词的路人甲,再后来总算接到些龙套角色,

在演个端茶的宫女,镜头扫过只有三秒,她提前三天背熟所有群演的走位,就怕挡着主角。

在《我家有喜》里演个护士,只有两句台词,她对着镜子练表情,连皱眉的弧度都要调。

那些年她演的角色,名字都记不全,不是“女配角的闺蜜”就是“皇帝身边的宫女”。

每次拿到新戏,她把打印本翻得起毛边,连搭档的段落也记得一字不差。

她知道,这些小角色,都是她熬过去的底气。

通告稀少的时候,小剧场成了她练手艺的场地。

国家话剧院排《你好,疯子》,她主动申请演那个精神分裂的女主角。

剧本里有段一人分饰七角的五分钟长镜头,她在排练厅对着镜子摔打、嘶吼。

膝盖磕青了就贴块膏药继续,光那段戏就反复排了32次,喊停时,后背的演出服都湿透了。

后来演《怀疑》,她每天提前两小时到剧场,在舞台上画走位标记,就怕上场时出一点错。

小剧场的灯光没那么亮,台下观众离得近,她就练“微表情”,嘴角、眼神处处留意。

这些在话剧舞台磨出的“细节控”本事,后来成了她破圈的关键。

重新起航

2014年,一个电影剧组找到万茜,邀请她演《军中乐园》里的“妮妮”。

这个角色戏份不算多,但万茜把那个在风月场里藏着委屈的女孩演得让人心疼。

年底金马奖颁奖礼上,她听到自己名字时愣了一下,上台接过最佳女配角奖杯。

2017年,胡歌去看国家话剧院的话剧,散场后特意绕到后台找万茜,说“你演得真好”。

那会儿胡歌正在拍《猎场》,觉得“熊青春”这个角色非她莫属,转头就向导演力荐。

万茜接了角色,跑去写字楼蹲点,看职场人怎么走路、说话,连喝咖啡时的手势都学了个遍。

剧播出后,观众记住了那个有点狡黠又带着韧劲的熊青春。

万茜的名字,终于不再只出现在话剧节目单的角落里。

2020年,《浪姐》节目组找到万茜时,她刚演完一部小众文艺片,正打算回话剧舞台排新戏。

团队劝她“综艺能刷脸”,她想着“就当体验新角色”,点头答应了。

可进组没几天,排练《缘分一道桥》时她不小心摔下舞台,右臂肱骨粉碎性骨折。

手术台上医生给她装了块钢板,叮嘱“至少休养三个月,不能动胳膊”。

她躺在病床上刷着队友的排练视频,第二天就给导演发消息,坚决要回到舞台。

之后的排练,她用左臂练走位,右手吊在胸前,该抬手时绝不缩着,该转圈时咬着牙稳住。

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是她飒爽的舞姿,没看到她下台后偷偷揉着右臂的红印子。

表演结束谢幕,她手背那块10厘米的手术疤痕露在外面,像枚勋章。

节目播出后,网友这才发现,这个总演配角的演员,没改军人家庭养出的“硬骨头”。

那季节目,她没拿冠军,可人气冲到顶流,找她拍戏的剧本堆成了山。

那些年在话剧舞台磨的演技、在小角色里熬的苦,终于在聚光灯下有了回响。

2025年,43岁的万茜站在领奖台上,成为14年来第一个拿金爵影后的中国女演员。

后台采访时,记者问她现在最想说什么,她笑了笑,没提奖杯多沉,只说想起十年前。

那段时间她被冷藏,九十天没进组,卡里只剩三千出头,付完月租后,每顿饭都要算计。

朋友劝她“服个软”,她不听,跑去话剧小剧场当志愿者。

在《青天衙门2》里演宫女,镜头扫过只有三秒也反复对台词。

后来演《你好,疯子》,一人分饰七角的长镜头摔了几十次,她照样第二天爬起来接着排。

现在她不用跑龙套了,找她的剧本堆成山,但她接戏还是老规矩:先看角色,再谈别的。

有人说她“轴”,放着捷径不走偏要熬。

但她觉得演员这行,漂亮是天生的,能站到最后的,从来都是靠角色说话。

二十年过去,她从被导演威胁“没好果子吃”的新人,成了手握国际A类奖项的影后。

说到底,她没什么秘诀,就是守住了底线,知道演员是职业,尊严是根本。

你不向规则低头,时间就会给你撑腰。

就像她领奖时说的:“长夜将尽见黎明”,而这黎明,正是她自己一步步熬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娱乐   翻红   雪藏   美貌   导演   多年   实力   角色   话剧   舞台   排练   台词   宫女   奖杯   女演员   长镜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