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书总卡壳,是因为“脑子慢”吗?试试海淀妈妈推荐的无痛记忆法

分享一位老师朋友给我讲的班上孩子从背书总卡壳到【背书大王】的故事:

刚上一年级的小智,语文课一结束,就开始头疼了。因为知道,接下来就是要写生字、背课文了。

而这是他最不擅长的部分了,就连五言律诗,也要背上半小时,有时候还背不熟,总是会背错。

小智妈妈每次辅导小智背诵课文,都需要大半天时间,晚饭有时候都来不及吃,背了一遍又一遍,还是磕磕绊绊。

有次家长会结束后,语文老师委婉地向小智妈表达了“你家娃脑子有点笨”的意思,回到家,小智妈掩面大哭,不知道该怎么办?

而小智对语文学习,也越来越有畏惧、抵触情绪,觉得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结果却还是不如他人。

难道小智真的是“脑子慢”吗?不一定,但却是很多孩子的成长缩影。

接下来分享一下,为啥有的孩子背书总是很慢,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娃实现“无痛记忆”?

为啥有的孩子背书总卡壳?

孩子背诵课文总卡壳,可能是下面的几个原因,和“脑子慢”没有直接关系。

原因一:机械背诵,背了前面忘了后面

背诵课文时,并没有理解,而是一句一句地背诵。结果,前面的刚背会,再背后面的,又忘了前面的。

这样反复下去,背诵时间拉长,孩子自己也搞不清楚了。家长还觉得,太磨蹭了,怎么还不会背?听到责怪后,孩子更没心情背诵了。

原因二: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

你有没有发现,当孩子情绪烦躁时,注意力根本没办法集中,背诵效果就更差了。

尤其是被父母训斥后,孩子的表现就更差了,怎么也背不会了。

原因三:没有背诵技巧,产生畏难情绪
小学乃至中学生,记忆力都非常不错,除非自己不想背,否则,都比成年人背诵得更快一些。

但有些孩子,没掌握背诵的技巧,怎么努力,也记不住。

背诵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觉得自己记性差,脑子笨,背课文太难了!

原因四:被迫完成,产生反感

小智每次上完语文课的应激反应是“头疼”,其实就是因为,对背诵产生了畏难情绪,但知道自己还要照常完成。

毕竟,父母和老师都会抽查背诵情况。

双重监管下,他变得越来越反感背诵课文了,对语文学习,也慢慢失去了兴趣。

丹尼尔·卡内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讲到,大脑有快与慢两种做决定的方式:

常用的无意识的“ 系统 1”依赖的是情感、记忆和经验,对事物判断寻思,能更快作出反应;而一般不常用的,有意识的“ 系统 2”,则必须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看起来效率更低,但不容易出错。

背诵课文时,我们更需要调动的是“系统1”,但如果调用时,专注力不足,则会影响到背诵效果。所以,大多数孩子背书慢,其实和专注力有关。

因为不想背,眼睛虽然看到了,但并没有很认真,导致视觉记忆印象不清晰,大脑中没办法存储清晰的记忆内容,就很难背下来了。

如果你家孩子是这种情况,可以试试跟孩子做个小练习。

拿出一张图,让孩子专注地观察顺序,之后闭上眼睛想象,看看是否有清晰的图像?

如果有,说明视觉记忆充分发挥专注的作用了;如果没有,可以反复练习几遍,直到出现。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的视觉记忆充分发挥作用,对后续的快速背诵,起到更好地帮助。

所谓“一心不可二用”,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背诵效果自然会差强人意。

还有一个原因是,听觉记忆没有发挥作用,耳朵成了摆设。

背诵课文时,听觉记忆也在发挥作用。

刚开始朗读课文时,光靠眼睛看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声朗读出来,让耳朵听清楚,自己读出来的每一句话。

声音会通过耳蜗转化为电信号,最终到达大脑的颞叶的初级听觉皮层,并把声音信号会同视觉信号同步保存在大脑记忆库里,记忆才更牢固。

英国牛津大学Scott Waddell等研究人员曾通过合作研究发现,多感官学习将神经元结合成一个跨模式的记忆印记。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当然,语文背诵卡壳,还可能有其他原因。

但不管是哪种,都不是因为“脑子慢”而导致的,更不是笨。只是没有掌握合适的背诵方法罢了!

无痛记忆提高背诵效果

如何帮孩子攻克这个难关,更快背下来课文,重拾学习兴趣呢?可以从下面几点出发,帮助克服背诵的畏难情绪,提高背诵效率。

尤其是第三个技巧,是小智妈妈亲测有效,也得到了海淀妈妈们的一致推荐,你也可以带娃试试哦!

技巧一:积极心理暗示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引导,我们已经知道,孩子背诵课文困难的原因。也应该让孩子知道,要用什么样的状态,面对背诵这件事儿。

所以,现在要做的是,帮孩子调整好心态,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知道:“你一定可以,因为你的大脑很聪明,记忆力也很棒!”

别的同学可以很快背完,你当然也可以。不断强调孩子的自信心,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他对背诵这件事,也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有主动性了。

技巧二:试试记忆高手的窍门

班上总有那么几个孩子,记东西特别快,老师这边刚讲完,那边已经背完了。真让人羡慕!

这样的记忆高手,是有自己的一套章法的。

他们不光眼睛专注地看,而且耳朵也会认真听,在大脑中快速理解,形成动态场景,理解和记忆,就甩出其他孩子一大截了!

这种动态场景,说明平面文字已经在大脑中,转化成了立体的空间动态场景,记忆水平和效率也提升了。

牛津大学研究发现,视听联合刺激可激活海马和杏仁核,形成更稳固的跨模态记忆痕迹。

通过这种尝试后,背诵完成的时间更短,孩子的信心又一次被增强,更愿意主动背诵了。

技巧三:利用337晨读法背诵

337晨读法又被称为无痛记忆法,主打的是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利用早上大脑活跃期(6-8点),快速提升记忆效率。

这些数字的含义:

‌第一个3‌:选择3种体裁(小古文、古诗词、现代文);

‌第二个3‌:每种体裁选3篇文章,共9篇,形成一周诵读库;

‌7‌:7天为一个周期,每天按计划诵读。

每天早上5~10分钟,7天后可以达到90%的内容自然记忆效果。在孩子开始晨读之前,可以做一些放松的活动,帮助自己集中精力。

比如伸懒腰,喝口水,然后按照计划开始阅读。

值得注意的是,晨读选择题材不建议太长,每次阅读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如果是长篇的现代文,可以选择分段阅读,做好标记就可以了。

觉得麻烦就用《337晨读》,内容都区分好了,拿来就能用。我们家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用,到现在五年级了,又入手了一套。

这套书的内容贴合最新教学大纲,跟课本内容相呼应,学了一点也不浪费,还能显著提升成绩。

而且,书上还有阅读拓展,配套音频、英语晨读手册、数学书签,非常的全面。

每一篇读几遍,书上也有标注,孩子照着做,读几遍就能达到背诵效果了。

小智妈妈说,正是因为用了这种方法背诵,小智越来越喜欢背书了,因为没啥难度了。语文成绩也提高了几十分,老师都夸他“开窍”了。

其实,只是用对了背诵方法。

最关键的是,书中有专用的打卡表格,每天读完打卡,孩子的成就感拉满,兴趣也就提升上来了。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学年一本,如果想给孩子总复习用,可以直接拍一整套,价格很划算。

337晨读 ¥13.8 购买

坚持一个月左右的337晨读法,你会发现,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马上提上来了。因为这种无痛记忆法,让他的背诵效率提升,背诵难度降低,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他也更愿意背诵了。

技巧四:你追我赶,一起背诵

这种方法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好胜心很强,而且喜欢跟爸妈互动。

在家里背诵时,爸妈可以参与进来,一个当陪读侍郎,一个当裁判,谁背诵得更快,出现的错误更少,谁就可以获胜,成为“最佳背书人”。

在这种气氛烘托下,孩子很愿意参与其中,背诵兴致马上就提起来了。爸妈也可以互换角色,三个人轮流比拼,背诵效果也会翻倍。

这一点,其实是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帮助孩子提升背诵热情,让他感觉,父母是关注他学习状态的,从而提升背诵的积极性。

如果孩子进行了上面四种背诵训练,背诵效率应该提升了一大截。接下来,可以跟孩子一起算时间账,加深他对自己潜能的理解。

算一算,平时磨磨叽叽背诵课文花费多少工夫,再跟现在用了技巧、方法后,又用了多长时间。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就能看出来效果了。

算完后,孩子自己就会知道,他脑袋一点也不慢,而且有无限的潜能,后续背诵中,也能更快、更高效地完成了!

Tips:背诵课文这项作业,看起来只是小事一桩,背后藏着心理学、脑科学和管理学知识。通过科学的引导和方法技巧,完全可以突破背诵卡壳的困境。

枕边育儿寄语:

就像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说的那样:“人的潜力是未知的,经历多年的热情与努力后,才能看到可能性的上限。”趁现在,摒弃掉对孩子的偏见,帮助他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吧!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其实是个“小天才”!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育儿   海淀   脑子   妈妈   孩子   课文   记忆   效果   技巧   原因   效率   时间   专注   牛津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