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 |功夫鱼
听说了吗外媒说国产光刻机终于“冒泡”了!主角叫宇量昇,名字里一个“昇”,居然和华为的“昇腾”还真能扯上关系,背后股东阵容上海国资委和华为系新凯来,这组合怎么看都不像“野生公司”,更像是“国家队+华为黑科技”的二人转。
光刻机是什么地位,就好比做饭的锅碗瓢盆里最大的那口铁锅,没有它芯片这顿饭根本下不来桌。
ASML十年磨一剑才干翻尼康佳能,今天轮到中国选手登场了,难吗?难,比高数还难,但不至于像外星科技一样不可触及。
关键是中国现在有了个“硬核Buff”,宁愿烧钱也要搞出来,这点和没市场撑腰的尼康佳能,完全不是一个游戏难度。
不过光刻机的热搜光环盖住了另一个“幕后英雄”——刻蚀机,它的作用有点像“削土豆皮”:光刻画完图案,刻蚀机来精雕细琢。
结果中国的中微公司直接把这玩意儿玩到了三星、台积电3nm的水平,甚至美国都认怂,取消了对中国的刻蚀机出口管制,要知道能逼美国官方写公告的公司,得有多硬核?
尹志尧这位创始人更是“剧情杀”,美籍华人20年前毅然回国,2024年又恢复中国国籍,这波操作直接把“归国创业”走成了励志剧大结局。
咱瞅瞅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微公司营收49.61亿,同比飙升43.88%;净利润7.06亿,也涨了36.62%。听起来很牛,但仔细一看,利润没涨得那么快,因为公司太爱花钱搞研发了,研发费率直接拉到30%,比科创板平均水平翻了一倍还多。
中微的战略就是:“利润我先不要,技术必须冲到天花板!” 这波叫“以利润换未来”。
中微不仅刻蚀机玩得溜,还顺手点满了薄膜沉积设备、ALD、EPI等等研发周期从过去的3-5年缩短到18个月以内,堪称“科研版拼多多”,上新速度飞快。
尤其是薄膜沉积设备,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暴涨608%,就是那种夸张到要怀疑Excel算错的数字,客户还包括长江存储,说明产品不是光在实验室摆拍,是真正进入了大客户的供应链。
但高手过招不光是自己硬核,还得管住供应链,中微出手就是一串“连环投资”:拓荆科技(CVD)、睿励仪器(检测设备)、材料公司天岳先进统统收入朋友圈,现在它已经覆盖了约1/3的半导体设备需求,就像打游戏不仅自己满级,还把队友装备全刷齐了,组个“王者五排”都能横着走。
芯片产业链就像一场“史诗级副本”,光刻机是压轴大Boss,刻蚀机是关键小Boss,薄膜沉积是隐藏关卡,供应链投资就是背包里的回血药水,中国玩家现在正处于“全员爆肝”的阶段,前期掉血多、金币少,但技能树点得比谁都猛。
未来会不会一把推倒Boss,没人能打包票,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这个“卡脖子”的赛场上,中国已经不是看客,而是开着外挂的主角,等到那一天,估计连ASML都得感慨一句:“这游戏,中国人是真会肝。”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