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演员无戏可拍,回老家摆摊卖炒面,张颂文一句话揭开内娱真相

李嘉明这个人,1983年出生在山西运城,那地方黄土高原,生活本就朴实。他从小对表演有股子劲头,1999年考进山西艺术学院,学表演专业。毕业后没多久,他就北漂了,那年他才16岁出头。北京这地方,对新人来说门槛高,他一开始只能从龙套干起。2001年,他接了第一部戏《我这一辈子》,演个杂役,台词就三句。那时候他一个月顶多两场群演。

张国立看他吃苦,2003年推荐他进《铁齿铜牙纪晓岚》组,演书童。这算是个小突破,虽然还是配角,但至少站稳了脚跟。2006年,他主演《生死十日》,这是他第一次挑大梁,剧组在南京拍,角色是个底层青年。真正让他有点名气的,是2007年的《中国兄弟连》,他演毛猴,一个瘦小机灵的司号员。那部戏让他在抗战剧圈子混出头,观众记住这个眼神坚定的小个子。

从那以后,李嘉明就成了抗战剧的专业户。2009年《高粱红了》,他演游击队员;2010年《雪豹坚强岁月》里是徐虎;同年《抗日奇侠》演王小宝。2011年《中国骑兵连》,2012年《终极任务》,这些戏让他从男三男四的位置站稳。出道22年,到2023年,他拍过《李卫当官Ⅱ》等多部热播剧,积累了不少口碑。圈里人知道他靠谱,台词准,动作到位。可这些年,他没大爆,始终是绿叶角色。收入呢?据他自己说,20年下来总共赚了2.6万,还有两部戏欠薪。这数字听着就寒碜。

李嘉明的路,走得实打实。没后台,没流量,就靠一部部小角色咬牙坚持。抗战剧多是低成本制作,片酬本来就薄,加上剧组拖欠,日子过得紧巴巴。2020年疫情一闹,剧组全停,他接戏的机会更少。流量时代来了,年轻偶像抢镜,他这种被边缘化。跑龙套,从有台词的配角变成无名群众,收入直线掉。2022年父亲查出重病,家里急需钱,他在北京的积蓄早见底。卖了旧相机和戏服,借了点周转,还差一大截。现实就这样,一步步把他逼回老家。

李嘉明没抱怨,就这么扛着。2023年2月,他发视频晒摆摊,配文“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这心态,接地气,不矫情。摆摊不是炒作,是真为了活下去。运城县城夜市,他支起铁架,卖炒面,一份十块。刚开始还有人认出他,议论纷纷,后来就习以为常了。收入稳了点,够付父亲的药费。

张颂文2021年的一次采访,直戳痛点。他说,中国演员99.5%收入极低,一天干18小时,四个月下来几千块,还被压榨得没脾气。只有0.5%的人能衣食无忧。那话一出,圈里圈外都炸锅。很多人觉得夸张,可李嘉明的故事,就活生生印证了这点。张颂文自己爆红前,也北漂多年,年收入3万。买不起房,吃菜还得去菜场捡便宜货。这不是自黑,是实情。

内娱的真相,就藏在这些数字里。顶流片酬千万起步,听着吓人,可那是少数。绝大多数演员,靠跑龙套过活。一场群演,两三百块,运气好点有台词,加五百。剧组低成本,杀青拖薪是常态。李嘉明20年2.6万,这平均一年一千多,剩啥?疫情后更糟,2020到2022年,开机剧组减九成。一线明星还接得住,小演员呢?排队等试镜,简历扔一堆,经纪人说“流量优先”。没后台,人脉薄,就被甩一边。

张颂文的话,不是空谈。他拍《狂飙》前,35万片酬听着高,可在圈里算中游。爆红后,片酬破千万,可他强调,那0.5%是运气加实力。剩下人,每天18小时在片场,化妆、等戏、NG重来,工资却低得像临时工。工会?内娱没这概念。演员协会形同虚设,维权靠自己。欠薪了,告?成本高,精力耗,很多人咽下这口气。李嘉明欠的两部戏,就这么拖着。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娱乐   炒面   真相   演员   知名   片酬   剧组   台词   运城   收入   中国   跑龙套   流量   角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