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副总理,如何评价毛主席?临终前留下三句话令人振聋发聩

晚年时,王震这位征战半生、为国家建设半生的原国务院副总理也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他这一生当中经历过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可谈及那一段段风风雨雨的历史,他最高兴、最满意的两件事都与毛主席有关。

经历过特殊时期,他对毛主席的感情从未衰减,在他的心里,毛主席永远是那位平易近人的伟大导师。

毛主席影响、贯穿了王震的一生

晚年,王震曾与身边的工作人员谈及了两件人生中最重要的事,那也是他最高兴和最满意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最高兴的事,那是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时刻。

早在1925年,王震只是纠察队小队长的时候,他就与毛主席相识了,当时是李立三给他安排了将毛主席从长沙送到太原的任务,那一路上毛主席给他讲述了很多革命道理,带给王震最初的思想启发。

在正式当兵后,王震听闻毛主席在外湘东北打仗,马上就带着20多个人去寻找革命队伍。

革命早期时毛主席就非常信任王震,还把一些重要的任务交给他去做。

1934年王震肩负起给中央红军长征开路的重要任务,四天接连突破四道防线,一直到与红六军团会和的全过程,都是王震等指战员走在前方;王震总是能把任务漂亮地完成,不辜负毛主席的期望。

所谓日久见人心,在毛主席心中,王震始终是个政治可靠、不怕牺牲的好同志,也成为了唯一一位能够带枪见毛主席的人。

而王震心中最为满意的事,便是奉毛主席之命带领359旅将士开发南泥湾。

在1941年和1942年,解放区面临着日伪军疯狂“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包围封锁的困境,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导致军队减员、人口减少、根据地面积缩小等多重打击。

不少地方只能靠草根和树皮维持生活,就连冬天都没有鞋袜,也没有被子盖。

这支革命队伍曾无数次化险为夷,这次也不会例外,毛主席指出:“饿死是没有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

为了赶走顽固派、保护陕甘宁,毛主席特意将王震从抗日战场调回,后来就有了屯田垦荒的运动,是毛主席首先在枣园种了菜。

359旅在王震的率领下开赴南泥湾,所有战士们都是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头,条件极为艰苦,部队开会时连油灯都没有,即便生活条件如此艰苦,战士们的生产劲头依然不减,几个月就开垦出数百亩荒地。

王震本人身上的担子实在太重,也经常与毛主席汇报和请示工作,有次谈到很晚,毛主席送他出门,看着这位老部下消瘦的面庞,毛主席关心地说:“注意身体,不能总是拼死拼活地去干。”

1943年7月,359旅的努力终于迎来收获,南泥湾的面貌彻底改变,绿油油的麦田绿浪翻滚,玉米、大豆、谷子竞相结果,还有多余的粮食能拿去市场出售,毛主席感慨道:“王震真不简单啊。”

看着毛主席脸上露出的笑容,王震更是认为经历的一切艰难险阻都是值得的,这也成为他人生最为满意的一件事。

晚年,依旧不忘毛主席

毛主席逝世令王震悲痛万分,那个时候,他还要与叶剑英、华国锋、汪东兴等领导人一同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

一段新的岁月开始,中国正式迈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征程,这个阶段同样要发挥南泥湾时期那样的创造精神,王震再一次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其实从1975年开始,王震就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当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协助周总理抓经济工作。

面对解放思想的浪潮,他更是多次发声,主张正确评价毛主席的历史地位及思想,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鞠躬尽瘁,赢得了全党的尊重。

1979年,中央正式提出在深圳、珠海、汕头三个沿海城市试办出口特区时,王震第一时间表达支持并多次前往考察开发区的各项工作。

但是,一种不被理解的声音传到了王震耳朵里,甚至有人说:“搞资本主义那一套,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各种议论有很多,王震也知道大家心中想着什么,1982年视察深圳时,他指出:“特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场,你们可以大胆试验,前怕狼后怕虎,那样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他早就深刻地意识到,闭关自守只会带来落后,厦门特区之所以能扩大到全岛,就是王震所提出的,还有自由港某些政策的想法也全部变成了现实。

一边是改革开放,一边是毛主席思想旗帜不能丢,王震在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好,自1976年之后,只要有纪念毛主席的活动,王震都是积极参加,有时还会尽自己可能去帮助解决纪念活动中的具体困难。

1992年之后,王震将军卧病在床,他从未停止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毛主席”经常被他挂在嘴边。

回望过去的艰苦岁月一路走来,到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王震心中感慨万千,若不是发扬毛主席所提到的创新创造精神,中国又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巨大变化呢?

在与中央政策研究室卫建林等人长谈的过程中,王震再次提到了毛主席,他说:“毛主席是倡导改革的,他绝不保守,绝对不闭关锁国,毛主席思想是中共永远不倒的旗帜。”

1993年3月中旬,王震将军永远离开了,现场告别的人看到,将军全身上下左叉右杠,弹洞刀疤竟有五六处之多,那是一位将军出生入死几十年的特殊勋章。

在场人员也同样看到了王震临终前最后的笔墨,上面只有简短的三句话:向党致敬!向人民致敬!向解放军致敬!

参考资料

开国上将王震:唯一能带枪见毛泽东的人 人民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1

标签:南泥湾   枣园   顽固派   振聋发聩   历史   临终   晚年   改革开放   艰苦   总理   将军   心中   评价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